【達觀心戰】放水養魚vs保就業 - 何安達

【達觀心戰】放水養魚vs保就業 - 何安達

拜登在就職前一周平地一聲雷,公佈了1.9萬億美元的America Rescue Plan,總值相當於疫前美國生產總值的9%。主流媒體不但沒有批評撥款不到位,反而擔心他太大手筆會導致經濟過熱。

在香港,官員眾口一聲表明不會有下一輪的保就業計劃,亦回絕了設立疫情失業金的要求。這是否管理公眾期望的手段,在下月24日公佈的預算案便會揭曉。不過,現時大眾的焦點已轉移到政府會否開倉回水。坊間叫價是萬五,這是公眾量度預算案最簡單直接的標準。不談紓緩措施的內涵,只講其名命包裝。

特區的核心措施是兩輪「保就業計劃」(Employment Support Scheme) , 單是名稱就有點冷冰冰。相比之下,拜登所說的rescue則是緊急救援,有十萬火急的含意,而被救的當然是人而不是職位。前面還有America,說明行動關乎整個國家而不單是某些人。德國亦推出了10,000億歐元的「保護傘方案」,為傘下的人民遮擋風雨,比起「拯救」更加形象化。

至於總理李克強講口中的宏觀政策是「放水養魚」,境界更高一層,不但強調要養活生命,而且說法繪形繪聲,即時在受眾腦袋裏留下一幅難以忘記的畫面,高下立見。

何安達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