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個研究小組做了一個吃飯用公筷和不用公筷的實驗,目的是看看兩者的衞生分別。
十一位研究人員在一家餐廳叫了六個菜,分組實驗,最後以剩菜中的落菌數量作評定標準。筷子在夾菜的時候,會將其他地方如別的菜和人類細菌帶進去,這就是所謂的「落菌」,實驗結果發現,不用公筷比用公筷的落菌數量要多七倍。
這個實驗是為了證明用公筷或者分餐的健康好處,減低細菌交叉感染的機會。在中國,公筷意識不普遍,一桌人吃飯,都把自己的筷子往菜裏夾,習慣如此,要是哪一個提出要用公筷,往往會令人覺得見外。要是席間有個領導給你夾菜,你若嫌他不用公筷,那就顯得不識抬舉了。所以,就算在五星級酒店吃飯,都未必在桌上放置公筷,往常我帶團在大陸旅行,開飯的時候叫夥計每枱準備公筷,也像一個常備節目,往往三申五令,三催四請,公筷才姍姍出現,還常常每桌只發一雙公筷,要再三強調,才會多發幾雙。這倒不是食肆的夥計不願做事,而是他們不理解為什麼要如此多事。
好在如今人們特別相信專家,專家說了,不用公筷,細菌像下雨一樣往菜裏降落,滿盤皆是,像枕頭上的蟎蟲,到處亂爬,你吃不吃得消?如此一來,必有人被嚇到,用公筷的人數,也有望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