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email考古 - 曾志豪

舊email考古 - 曾志豪

潮流興查舊帳、溯源頭。世衛考古隊隔了一年都要去武漢尋根,精神可嘉。不知他們可否提出探訪陳秋實、張展等等公民記者,打個招呼呢?

我也做了一次追源頭工作。話說Gmail容量將近打爆,於是着手清理電郵舊件。由舊郵件清理開始,不得了,一看日期居然可以追到2005年!16年前的郵件,正正是楊過已經和小龍女重遇的時間了!

你猜猜我找到甚麼?我首先找到ICQ帳號!當今天大家要數碼移民,有人懷舊提議重灌ICQ,但都忘記了帳號,很想重遇當天「噢喔」的日子。

結果,我找到一封舊電郵,內容是向一本電單車雜誌,查詢買某一架型號的車,回信的人應該是編輯之類的人物吧,電郵內容很簡單,一句話,「不如add你ICQ方便傾」,然後我回信,「好啊,我的ICQ號碼是xxxxxxx」!天啊!就這樣,我無意從一封十多年前的電郵找到了我的ICQ號碼!

另一封電郵,是當年玩blog的草稿文章,記下了當年和朋友鐵騎環台灣島的行程。那是2006年的事了,我的文章劈頭一句居然是「去到台北,這個台灣的首×」……哎喲我也太政治不正確了」。注意,這個「×」是2021年的自我審查,2006年我寫的時候,是完整把「首都」兩個字寫出來。

當日的香港是有這種開玩笑的自由空間,今天我引述當年文章的這一句話,已經膽戰心驚,惶恐不安, 自由日子不再。那一年,我們還目睹了「天下圍攻」倒扁大會。

我還找到一封投稿給「星島」的文章,那時仍未寫專欄,那是一個難得在媒體亮相的機會。那篇文章和政治完全無關,只是介紹我喜愛的動漫模型。我那時在家中客廳,拍了張和模型合體的照片,亮點是模型後面,一幅掛在牆上的揮春,依稀能看到,是「民主萬歲」,司徒華華叔的墨寶。那時華叔仍健在,民主還未絕望,今天重看舊電郵,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