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夫人向來被視為輔助角色,但候任總統拜登的妻子吉爾(Jill Biden)表明想繼續當全職教師,「希望人們重視教師」,或會成為首個打破固有觀念、力保個人事業的第一夫人。
美國自19世紀出現「第一夫人」角色,最初純粹是協助總統在白宮應酬見客的女性,並非官方職銜,甚至不一定是總統妻子,女兒、兒媳都可以擔當,沒結婚的第15任總統布坎南就由姪女代勞。
直到1950年代,總統艾森豪威爾妻子馬米居家好客,在當時「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下十分稱職,從此強化第一夫人「幫夫」角色;但亦局限了後來者的發揮,連衣着都停在「套裙配珠鏈」的保守形象,到1970年代才見尼克遜夫人帕蒂在公開場合會穿長褲。
到1960年代女權抬頭,時尚高調的甘廼迪夫人積琪蓮亦開始肩負公務,但只限在家出主意,粉飾白宮「推廣美國藝術和歷史」;繼任的詹森夫人再踏出一步,聯同議員及幕僚「清潔綠化美國城市」,奠定「第一夫人」公務範圍和模式,如文學、教育、兒童減肥和反霸凌等。
1970年代以後,美國女性自主和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婚後為個人價值或家庭財務繼續打工的婦女亦不少;然而對「第一夫人」就抱雙重標準,由1930年代熱愛教學的羅斯福夫人,到哈佛律師的奧巴馬夫人米歇爾,丈夫當選後都要犧牲事業,有收入的公務要捐出避嫌,要無私投入社會事務。
強勢如希拉莉想參與醫療改革,就被視為大逆不道,要退居做背後女人,女權留待海外推廣,在國內只可談育兒、出食譜,丈夫爆性醜聞還要委曲撐場。躲在深閨又不行,特朗普太太梅拉尼婭就被傳媒批評大減公開活動。
如今表明不放棄事業的吉爾拜登,未上台已感壓力,反映公眾對第一夫人要求既落伍又矛盾。俄亥俄大學歷史系教授傑利遜說:「吉爾拜登或會是首位總統夫人,可以過當代美國女人一樣的生活。這亦是拜登夫婦爭取工人階級認同的另類方式。」
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