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拖津 陰乾60區議員 墊支營運議辦 6人戶口近「清零」

民政拖津 陰乾60區議員 
墊支營運議辦 6人戶口近「清零」

【本報訊】政治打壓接踵而來。去年民主派區議員大勝後,即遭民政事務總署處處打壓,有區議員反映慘「被陰乾」,向民政署申領實報實銷的開支,卻遲遲未獲發還費用。本報早前以問卷形式向區議員查詢民政署發放津貼狀況,回答問卷的78人中,逾七成半曾遭民政署拖欠款項;更有六人表明為應付議員辦事處開支,銀行戶口存款跌至四位數、甚至僅得數百元。記者:周詠雯

現時區議員要維持辦事處運作,需墊支辦事處水電費、助理薪金及印刷宣傳品費用等,再向民政事務總署以實報實銷方式申領營運開支津貼。本報上月底透過電郵,向全港逾300名民主派區議員發放問卷, 了解去年1月至11月民政拖欠議員津貼狀況,最終收回78份問卷,逾七成半、即60名區議員指曾被拖欠發放津貼。

7人被拖欠逾20萬元

有區議員指過去一般申領津貼後約兩周,署方便會發還相關款項, 但現時不少人被拖欠津貼一個月至11個月不等,最多人被拖欠五至六個月。 八名區議員反映被拖延時間長達10至11個月,即自他們上任後一直未獲發還相關津貼款項;最多議員被拖欠一萬至五萬元,共有23人,七人被拖欠的款項達20萬元或以上。

區議員被拖欠的開支項目不少,20名區議員、即三分一人反映被拖欠逾十個項目,包括議辦租金、宣傳物品費用和水、電、電話費等雜費。由於營運開支是區議員先付後申領,巨額墊支費令不少人有財政困難。被拖欠款項的60名議員中37人須以薪金彌補議辦營運開支,14人須動用儲蓄營運辦事處,六人更需向銀行或親友借貸才能維持議辦運作,另有六人因營運辦事處,銀行戶口只剩數千、甚至數百元。

至於被拖數原因,25名受訪區議員指署方以「質疑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議會議員薪金、津貼和開支償還款額安排的指引》」為由,遲遲未批出款項,另有十人稱民政署職員回覆指「需等待總署指示」。

民政署回覆本報查詢時指,該署按照區議員申請發還津貼的資料處理審批,若秘書處對區議員申請項目有疑問,會要求區議員補充或澄清,秘書處亦須仔細審視宣傳品是否符合《酬津指引》規定。至於民政拖欠區議員津貼的最長時間及平均需時多久才發放津貼,署方指沒備存相關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