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任八年議助的李志宏,去年當選沙田禾輋區議員,是其中一名被民政事務總署拖數的區議員。李上任後沿用一貫「先付後claim」做法,但部門一直拖延發還款項,小至辦事處水電費,大至議辦租金、議助薪金均拖延數個月未支付,去年3月的強積金至10月過後的辦事處營運開支大部份未見影。李以區議員月薪4.3萬元墊支,不但「月月清」,更須向銀行借貸。
有多年議助經驗,李志宏指填寫申領津貼表格已駕輕就熟,相信被拖欠津貼與「填錯表」無關。李曾向區議會秘書處打探,對方曖昧稱「上面唔得,咁我哋都唔得」,「究竟係政治定乜嘢嚟拖我錢呢?你問唔到嘅答案,其實都知咩事」。李自評是窮人一個,當選後須再承擔議辦開支,窮上加窮。面對預付金錢日增,去年10月只好向銀行借錢,又因為沒物業,只可選一般貸款,「惟有畀貴啲息」。記者訪問當日和他到櫃員機提款,問銀行借的20萬元已用盡,戶口僅餘1,171.33元。
家住大圍的李每日步行兩小時來回禾輋辦事處,苦笑「雖然一程巴士五蚊唔係好多,但夾夾埋埋係多嘅,來回十蚊㗎喇!十日就一舊水!」為省開支,李待下午茶時間吃茶餐當作午餐。區議員工作令李瀕臨破產邊緣,他指參選時已有被捕心理準備,「但都真係冇諗過咁惡劣」。縱然如此,李並無灰心,會盡力維持辦事處運作不受影響,「如果政權係咁弱智地覺得扣起區議員啲錢,就可以影響到我哋運作,妄想啦佢哋!」
根據區議會條例,民選區議員一旦破產會喪失資格,曾參加民主派初選、排在劉頴匡名單第二位的李志宏指,「呢個後果我承擔得起」,「啲錢我冇咗我唔介意,我要嘅唔係錢,我要嘅係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