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正研究批准武肺疫苗緊急註冊,但針對市民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保障基金卻一直只聞樓梯響。據悉,港府屬意將「面癱」列為德國BioNTech疫苗已知可能出現副作用,但未知是否受保。藥劑師學會促請政府盡快公佈賠償細節,增加市民信心。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日前指,政府正籌備設立保障基金,市民若因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基金會承擔經法庭或仲裁決定的賠償金額,並可預支部份金額解困。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保障基金一般會就未知不良反應和按傷殘程度作賠償。據崔了解,今日政府與專家小組審批的德國BioNTech疫苗列「面癱」為已知可能出現副作用,雖然暫時出現率屬罕見,但未知政府的保障基金會否將「面癱」涵蓋在保障範圍內。
另外,如挪威出現有長者接種後死亡個案,要釐清是否直接或間接由疫苗引起的調查需時,崔俊明建議港府在制訂賠償條件時「宜鬆不宜緊」,要酌情處理,增加市民信心和接受程度。
他又指政府預期農曆新年後開始為市民接種,最遲下月初便應該公開保障基金機制,估計最少涉及逾億港元。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德國BioNTech疫苗屬核酸疫苗,技術較新,副作用亦可能較多,第二針的副作用更可能較強,藥廠一般就不確定的副作用都會「寫埋落去」來保障自己。他認為政府或需較多時間觀察接種疫苗後會出現哪些副作用,盡量羅列各國接種後出現的副作用和比率,在下月疫苗接種前公佈。他亦認為政府應在下月底前盡快設立保障基金,一些未確定是否由疫苗引致的副作用亦應盡量涵蓋賠償。政府亦不宜等待法庭審理,否則法律費用隨時高於賠償。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認為,基金應參考現有的交通意外傷亡賠償基金,以簡單程序申請,也應容許申請人保留權利,日後透過民事索償追討責任及更大額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