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近日企硬28000點樓上,個股在資金湧入下升幅更驚人,本報找來四位專家,推薦多隻有持續上升空間的股票,讓讀者重整倉位迎接「牛」市。升市莫估頂,專家未有特意提出目標價。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從基本面分析,得出京東(9618)、維達國際(3331)、新特能源(1799)三隻抵買之選,建議比例為2、2、1。他指騰訊與京東「叮噹馬頭」,長遠騰訊較優勝,但京東短期爆發力更強,近半年升近四成,「京東健康(6618)市值都4,000億元,京東先得1萬億元,而且物流又快拆出嚟」,故看好京東短期股價潛力更大。
至於維達國際,林少陽指其去年業績明顯突破,網上銷售大增三成,不斷從同業中取得市佔率,前景理想;而且股價自高位已回落約兩成,故能追入,「維達預測PE,2020年15倍、今年14倍、下年13倍。𠵱家全球錢太多,好公司都有30倍PE以上」。
高風險股新特能源生產多晶硅,為生產太陽能電池原料之一,林指行業現金流不足,不宜重倉,但可當「黑馬」。公司2015年以每股8.8元上市,股價於5至10元間浮沉,股價終在去年尾起飛。林指中國現關注減碳排放,對太陽能需求增,「佢最近食咗間中資上市公司隆基嘅大單,今年或最遲明年盈利會上返18年高位,甚至再創新高」;由於新特能源本月已大升七成半,他籲讀者自行決定。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是騰訊(700)忠實粉絲,並以此做膽,搭上兩隻風險較高的貓眼娛樂(1896)及泡泡瑪特(9992)。
談到貓眼娛樂,黃稱:「200股一手,入場費二千幾蚊,唔係好多股咁平。」當然並非只考慮入場費,他指貓眼為輕資產公司,疫情下損害較低,且業績遠勝預期,1月1日內地票房大好,內地統計顯示,新年三天假期,內地戲院錄12.9億元人民幣票房,比起2018年12.7億元更高。貓眼現時股價較半年前仍跌近9%,「𠵱家啲人炒消費股,唔鍾意電影,暫時少人博呢個行業」,他認為貓眼尚未被炒高,值博。
早前被新華社批評令人有賭博心理的泡泡瑪特,黃認為批評反成泡泡的認可,令它名氣更強;並指泡泡只要不太高調,都能繼續營運,「正路諗,電競咁邪惡嘅毒品都可以容忍佢,照計呢個都可以;官方唔係乜都打,只要唔好咁揚。例如整個盲盒二手市場,由得民間自發交易,唔會大問題」。泡泡去年12月中以招股價38.5元上市,目前股價76.1元。
著名大學教授、財經分析員曾淵滄推介三隻強勢股,包括港交所(388)、騰訊(700)及小米(1810)。港交所去年全年升65%,近日徘徊450元關口,曾淵倉認為港交所升勢不只一年,「今年個勢仲有好多新股上市,而港交所特點係無本生利;佢營業額增加,但成本唔使加,唔似製造業咁要買原料」。上市收入增加之餘,亦帶旺港股市場,「新股多咗,每日成交都會升,對衍生工具都有幫助」。
至於騰訊,曾淵滄認為不會受內地壟斷法影響,並指騰訊「瓣數眾多」,「好似京東有京東健康,騰訊有更多瓣數都進入成熟期。佢實際旗下有邊啲呢?多到我都唔係好清楚」。
最後他推介實體手機股小米,認為小米雖比不上蘋果、華為,但小米吞併了內地低價山寨手機市場,成為平價市場龍頭。
上周有消息指小米被美國納入投資黑名單,但曾淵滄認為即使行政命令落實,特朗普政策亦不會長久延續,故繼續看好小米前景。
內需股龍頭蒙牛(2319)為每年「利是股」的常客,投資有道的經濟學者林本利亦指出,今年農曆年後是牛市,「牛市買蒙牛」。不過,蒙牛未到牛年已接連創出新高,過去五年已累積三倍半的升幅。
蒙牛過去半年亦升了約四成,其中一個大漲原因,是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令內地民眾更關注自身健康;內地乳製品銷量增加,牛奶價格亦隨之而出現需求增長。
有內地媒體指出,乳製品往年農曆新年會大減價促銷,但近日未見有相關行動,林本利指未減價即變相加價;再加上蒙牛股價近日回落,但仍處於歷史高位,上周五報4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