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推智慧醫院 AI睇心電圖助診

醫管局推智慧醫院 AI睇心電圖助診

【本報訊】公院醫護工作繁重,醫管局近年試行將紙本牌板電子化,並以新科技設計智慧病房,協助醫護更易掌握病人狀況。電子病歷能提升前線效率,加上AI等科技在各方面支援,當局冀三年內全港18間急症醫院均可成為智慧醫院。

病歷電子化 機械人派藥

服務醫管局27年的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主管張毅翔表示,醫院過去沿用紙本牌板,以筆錄方式記錄病人資料,醫管局自1995年起開發臨床管理資訊系統,目前已是第四代系統,醫生巡房時配合iPad即能查閱病人病歷,「所有以前嘅紙張一個版面睇晒,有埋X光片」。醫管局又研發住院病人藥物處方系統,透過電腦化程序為住院病人處理開藥、配藥及派藥流程,減少出錯。對於有議員質疑臨床管理資訊系統設有「警方專用版面」,張毅翔否認有關指控,強調局方一直重視病人資料,不會隨便交出。

張毅翔表示,醫管局人工智能實驗室下月將投入服務,人工智能會利用醫管局的臨床數據進行大數據研究,設計不同指令,例如協助分析肺片、心電圖、骨折和中風等,篩選出哪些屬高風險要優先處理,減低醫護「睇漏」機會,亦可加入如協助點算手術工具,「唔會有把鉸剪留咗喺病人體內。」

他續指,天水圍和將軍澳醫院引進不少智慧醫院項目,例如天水圍醫院所有病房均設病人維生指數監察系統,病人量血壓後,數據會即時發送到醫生的iPad;將軍澳醫院更有機械人派藥和巡邏等,期望三年內全港18間急症醫院可引入相關科技,成為智慧醫院。

■醫管局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主管張毅翔醫生指,牌板電子化能協助醫護掌握病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