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抗疫一年仍未見曙光,領導抗疫的食衞局長陳肇始接受傳媒專訪時卻稱政府已盡力。她提及第一波疫情開始時,對病毒不認識,故僅在關口探熱和健康申報。醫護工會斥說法違反常識:「面對未知嘅病毒,唔係應該用最高度提防措施去處理?」
陳肇始接受now新聞台專訪,回顧抗疫一年。陳肇始指第一波疫情發生時,政府對病毒不認識,故僅據以往經驗,要求在關口探熱、旅客需填寫健康申報表。她否認「做漏招」,「你話係咪漏咗,要做檢測呢?冇人可以講到,因為大家當時對病毒都唔認識。後來我哋對病毒知道多咗,有隱形患者,其他(措施)都唔夠,咪要再加強囉」。
陳承認難以預防疫症輸入,「有啲預防唔到,就一定要應對,不等於應對就係『漏招』」。疫情至今累計162人死亡,陳認為政府已盡力,「我哋一定盡咗全力」,又稱難給自己評分。
政府推出多個措施抗疫,卻得不到掌聲,甚至被質疑有政治目的。陳反駁任何政治化討論,對防疫抗疫沒幫助。她強調措施從公共衞生角度出發,是「戰時思維」。
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批評陳肇始的言論違反常識,「面對未知嘅病毒,唔係應該用最高度提防措施去處理?唔係應該用傳染率、死亡率都可能比SARS更加高嘅防疫措施去處理?」
余指出,醫管局最初允許醫護在一般情況下使用最高規格N95口罩,但其後不允許,理由是最初對病毒未知,不清楚傳播情況,後來明白病毒不會透過空氣傳播,才更改政策,做法與陳肇始言論矛盾。
余慧明指政府措施不單單是慢,而是「唔畀人鬧都唔做」,例如港人一直要求政府封關,惟至今仍未封好,幾乎每波疫情均與輸入個案有關,可見政府封關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