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皇帝吃飯 - 李純恩

跟皇帝吃飯 - 李純恩

上海的「一條網」訪問了北京故宮的文物專家,從宮裏的菜單看皇帝的口味和歷史變遷,甚至可從中看當時的社會經濟情況,很是有趣。

清朝最興盛的當屬乾隆時代,國力豐盛,宮裏活動也多,特別熱鬧。乾隆活得長,推己及人,會在宮裏辦「千叟宴」,把有功的老臣和社會賢達請到紫禁城裏吃一頓飯。「叟」就是老頭子,那時候人命短,年過六十五歲,就有資格吃乾隆千叟宴了。如此算來,明年我也「叟」了。

乾隆千叟宴,開八百多席,用掉麵粉七百五十斤十二両、白糖三十六斤二両、雞蛋一百斤、麻油十斤二両、甜醬十斤、白鹽五斤、豬肉一千七百斤、鴨子八百五十隻、雞八百五十隻、肘子(元蹄)一千七百隻。諸如此類,在這麼龐大的一堆數字裏,連斤帶両記得細緻,有規有矩。這麼多人一起開飯,最方便就是吃火鍋,所以千叟宴也就是火鍋宴,火鍋材質有金有銀有銅,還有蠟金銀的,掐琺瑯的,畫琺瑯的,瓷的。不同材質的火鍋也代表不同身份,宴會上的排位分三等,一等桌用金鍋,二等桌用銀鍋,三等桌用銅鍋。跟皇帝吃飯,其實是吃鍋。

皇帝吃飯,會賞菜給皇后嬪妃,賞的是什麼菜,也可見皇帝的偏心,喜歡的,魚翅燕窩,不喜歡的,青菜蘿蔔。有一次乾隆要廢后,賞給皇后的菜從平時的晾肉、燕窩鴨子,一下子變成醋溜白菜、炒豆豉,品質飛流直下,沒幾天,皇帝就宣佈把皇后廢了。人間煙火為什麼那麼重要,就是因為人生總在煙火中升騰,管你是百姓,還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