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律師公會上月就官媒及左報向法官施壓去信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要求她採取行動捍衞司法獨立,鄭到昨日才透過網誌,指任何人均不應對尚在進行司法程序的案件肆意發表評論,應待法庭作裁決及閱讀判詞後才理性討論。有大律師指鄭遲了逾兩周才回應,屬「遲到好過冇到」。
高等法院上月23日批准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保釋後,中聯辦控制的《文匯報》和《大公報》一連八日向法庭發炮,轟主審法官李運騰批准黎保釋是「有違法理、傷害法治」。官媒《人民日報》也於終院處理保釋上訴前發文,「警告」司法機關「作出正確選擇」。事件觸發大律師公會去信鄭若驊,批評《大公報》和《人民日報》有關說法,難免會令公眾覺得相關報道和評論是意圖向司法機構施壓,並錯誤以為法院偏幫黎智英。
然而鄭若驊一直未回應大律師公會的訴求採取行動,到昨日才於網誌以〈維護司法獨立〉為題撰文,指香港司法制度一直備受重視和國際推崇,近來卻因為政治理由而成為攻擊目標,並留意到本港以至海外社會,不時有個別人士對一些法庭正在審理案件發表不當言論,例如有政客無理地要求對被告人撤銷控罪,甚至立即釋放;又或者針對履行檢控工作的人員作出不合理抨擊,形容此等情況似乎越來越多。
鄭若驊重申,對於司法程序尚在進行案件,不單止是律政司,社會上所有人均不應肆意發表評論,亦即是「迴避待決案件」(sub-judice)的法律原則,「任何人都應該待法庭作出裁決後,先閱讀判詞,才進行客觀和理性的討論,這樣就可以消除大家對法庭裁決的一些不必要誤解」,又稱有責任確保《基本法》明訂的司法獨立受到尊重,不會遭任意攻擊或批評。
身兼資深大律師的公民黨主席梁家傑今日接受訪問時稱,支持鄭若驊重申法律原則,但認為鄭在大律師公會點名要求下,仍遲了逾兩星期才在網誌低調重申相關原則,「我覺得佢(鄭若驊)係遲咗嘅,不過遲到好過冇到」,並希望一眾中共喉舌人和中聯辦等中央駐港機構以此為鑑,不要再對於司法程序尚在進行的案件肆意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