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東近半吉舖 藥房:生意跌九成九

尖東近半吉舖 藥房:生意跌九成九

【本報訊】疫情籠罩本港逾一年,訪港旅客絕迹,加上本地消費力疲弱,零售業一蹶不振。尖東一帶早年變成「藥房街」,專攻遊客生意,惟隨着相關遊客大減,市況一片死寂,該區湧現逾半數吉舖,有商戶大嘆生意額「插水」九成九。

蝕本清貨守舖

記者在該區發現,單以地舖計已有27間吉舖,幾近佔該區店舖數目一半;上述吉舖中約12間為藥房,佔比高逾四成。現時仍於該處經營的商戶亦「危危乎」、面臨結業,其中「康熙免稅大藥坊」進駐尖東逾六年,於同區搬舖三次,面對零售及旅客寒冬,無奈蝕本清貨「守舖」。

店舖負責人張先生向記者慨嘆,由於「封關」,缺乏遊客生意支撐,過去一年生意額大跌九成九:「基本上𠵱家係捱住先,都係蝕本做,政府補貼又冇零售業,好難捱。」他指以往尖東一帶藥房林立,惟現時「執一間,少一間」,留守的商戶基本上亦不會開店營業:「希望等到通關,生意會好啲。」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商舖及投資部營業董事鄭得明指,尖東過往以旅客生意為主,商戶組合難轉型,加上該區人流較少,故就算想短租救亡亦未有租客青睞。至於核心黃金地段如尖沙嘴,現時舖租則「大劈特劈」,務求搏一線生機。

■旅客絕迹使尖東藥房大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