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包括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在內的建制派力推假新聞法立法,《鏗鏘集》編導蔡玉玲昨日表示,很多極權或威權政府表面上為打擊假消息傳播而立法規管,但實質上是進行言論篩查,認為本港必須提防。她又指港府如要通過法例亦不足為奇,民間亦無力阻擋,「喺香港咁缺乏制衡嘅狀況,係好唔理想。」她形容現時本港的新聞自由「有個標誌cautious(小心),前面有盞紅燈閃下閃下」,認為民間和傳媒在資訊流通上可先做多幾步,不要讓政府有藉口立法。
論壇嘉賓、事實查核實驗室執行編輯鄭家榆認為,政府對假新聞流傳的理解是有個「壞人」散播假消息,令無知的市民誤信,故要立假新聞法,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可能散播假消息。他指出,假消息散播的原因亦反映了民間情緒和想法,若政府不理解民意,捉幾多「壞人」仍會有假消息出現。
另一嘉賓、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鄧鍵一指,以「8.31打死人」未經證實消息為例,有不少人即時轉發,而未必將真確度放在首位,解釋轉發者認為事件有逼切性,或反映其情感,甚至有人覺得「警察竟然扮示威者,世界已經黐咗線」,故不介意轉發未經證實消息。
鄧又指,假消息流傳本身就是民意,法例可以杜絕假消息,「但點解要自絕於各種了解民意嘅渠道?正常政府嘅角度,我諗唔到佢有乜嘢着數。」
論壇主持區家麟總結時指,假新聞很壞,但「真理部」更壞,每個人可自行查核事實,培養媒體素養,支持可信的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