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經濟數據及企業業績表現參差,投資者憂慮經濟復蘇勢頭弱,美股前日收市下跌。資金流入美元避險,美滙指數回升至1個月高位。候任美國總統拜登本周三(20日)宣誓就任,高盛向拜登公佈的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潑冷水,料方案未必獲國會迅速通過,最終規模將縮水至1.1萬億美元(約8.5萬億港元)。
紐約股市前日收市向下,道指收報30814點,跌177點,標指跌27點,收報3768點。納斯達克指數收報12998.5點,跌114點。按周計,道指累跌0.9% ,標指累跌1.48%,納指則累跌1.54%。資金流入美元避險,前日曾觸及90.801, 升0.62%,為去年12月21日以來最高,收報90.772, 升0.59%。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報1.087厘,2年美國國債孳息報0.135厘。
《華爾街日報》前日指,美股過去數月均有大型股份與比特幣創新高推動,主要是市場押注政府和央行推出紓困措施,抵禦疫情帶來衝擊。然而,美股上升動力未必能夠持續,券商Instinet執行董事 Frank Cappelleri稱,上周投資者風險胃納逆轉,此情況會否繼續,將視乎美國國債孳息有沒有持續上升,美元又能否扭轉弱勢。法盛投資管理全球市場策略主管Esty Dwek表示,拜登公佈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規模屬意料之內,但料方案呈交國會審議後,規模勢必削減。
高盛分析師Alec Phillips亦未對拜登方案樂觀,上周四於報告稱,拜登紓困方案於國會闖關困難重重,民主共和兩黨仍就部份救市措施有分歧,例如聯邦最低工資提高逾倍至每小時15美元,還有向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金額,拜登提出3,700億美元,惟共和黨人於兩黨聯合小組提案建議金額為1,600億美元。高盛預期拜登紓困方案在國會審議進程,也受到特朗普彈劾議程等左右,料最快2月中至3月中旬才獲通過,方案規模將縮減至1.1萬億美元。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指,美國經濟回復到疫情前水平距離仍遠,重申美國繼續維持低利率,亦不會考慮縮減買債規模。
事實上,美國經濟未擺脫弱勢,12月零售數據按月意外下跌0.7%,為連續三個月下滑,亦是提振美元需求的因素之一。Tempus高級外滙交易員Juan Perez於路透訪問表示,疫苗面世掀起市場樂觀情緒過後,現實是疫苗接種非常緩慢,為商業活動帶來了沉重壓力,加上尚未有確實醫學數據證明疫苗可全面擊退疫情,料市場不會持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