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分析師上周發表一份報告,題目為「Will BNO emigration impact Hong Kong’s 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提到今年高達2,800億港元或移英,獲得傳媒大篇幅報道。這類題目可以歸類為「里昂風水指數」級別,本身趣味為主,常識都知道難發生,點知本總裁翻開份報告,嘩,原來認真寫㗎喎。
報告本身歸類重點有3個:1)引述英國內政部預測321,600名香港居民未來5年會移民英國;2)移民增加令人懷疑可能有龐大資金流走及對聯滙有啟示;3)2021年會有2,800億元流走,港元會輕微轉弱。
不過,細睇其分析理據,不免粗疏了。2,800億元如何計算出來?首先假設是基於英國內政部對移民人數估算;繼而估計赴英港人會賣樓,而作價是按香港統計處資料假設九龍區500方呎物業成交價730萬元計算,呎價僅14,600元。分析師再以平均按揭成數18.1%,計算本身未償還貸款水平,假設全部歸還並帶錢走人。
仲未完,美銀再用港人MPF戶口平均持有21.7萬元,再估算離開的人英文較好、技能較高、年紀較大,所以平均有30萬元可以提走。然後2,800億元資金流走就計咗出嚟。
問題喺邊?香港移民人數增加,亦有人因此賣樓,毋庸置疑。但香港金融市場過去一年非常熾熱,業界係搵到大錢,不少人留低搵食,選擇做「太空人」,老婆同子女到英國升學;而正正係咁,香港人好難大規模賣樓;就算全家搬走,唔少人寧願出租賺現金流,喺英國再買多間,倫敦以外200萬港元樓下唔難搵,好多港人買得起。
另外,九龍區呎價14,600元估算離地,MPF提走亦非必然。聰明的港人會選擇資金留港,炒美股、港股、IPO,賺大錢好過。
而其實,講移英導致2,800億元資金流走,係絕對冇意思。Capital Outflow同Net Capital Outflow有好大分別,金管局回覆本地傳媒都有提過,香港本身資金就進進出出㗎啦。現實係舊年湧入4,000億元無流走,港滙未顯著轉弱,北水破紀錄湧入港股,加上香港人未必會真係帶錢走,種種原因,呢份投行報告都頗Failed,當然最後佢都有提到對聯滙制度無影響。
程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