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四個廁所 一個安身之所  李婉華

蘋人誌:四個廁所 一個安身之所  李婉華

十數年前沒幾多人告別香港,正如十多日前很少人離開WhatsApp,藝人李婉華反其道,2003年遠走加拿大溫哥華。報章說她嫁入豪門,當事人有苦自己知,難為了「加」嫂,她說:「你在香港結婚可以keep住自己朋友、工作,問題是我嫁來這裏,沒有工作,沒有朋友,重心完全放在家庭。」

當時其母問她:「你條件又唔係唔好,點解要嫁到咁遠?」阿女說:「條路是我揀的,揀得來我又幾堅決,堅決的同時過程好難過。」說到底就是犧牲,「我自己經歷過的事,回想起來真是一殼眼淚,而且這段時間一點也不短,你說移民要犧牲,是真的,我就是表表者。」

撰文:陳亭君

話說當時李婉華年屆30中期,中期報告顯示她處於事業收成期,她解釋:「收入等各方面好穩定,但我好辛苦,你知做這行一點不容易,特別是我這些半紅不黑。」然後她認識了未來夫婿、金融人李守正,對方有意組織家庭,李小姐眼前一亮,「你知我們這行能夠組織家庭的男人不是很多,而且很少男人會說組織家庭,我覺得,咦,原來圈外有這些男人。」

「男人願意放棄香港花天酒地,風花雪月,和你去加拿大,應該差不到哪裏。」

想不到她將自己演藝生涯定性為半紅不黑,更想不到其家庭觀念很重,「我自己很憧憬有個家庭,但我憧憬的家庭,一直以來在娛樂圈的對象未必能provide給我。我只不過想要一個很普通的家庭,老公很愛這個家,一起生活,一起raise小朋友,我又會煮飯,一般正常家庭就是這樣。在我的圈子,我認識的男人不是不好,但不是我要的類型。」

展護衞以及未來的逆流大叔想必在內,李婉華剖析:「即使你嫁給一個很紅的男明星,可能他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後天去了西藏,一陣又話去東京拍戲。有時我在想,究竟他現在是不是開工當中?他不聽電話是因為他正在開工,還是不聽我電話?拍拖沒所謂,但去到婚姻,可能我有些要求,我不能老是猜想你在哪。如果有個男人願意放棄香港花天酒地,風花雪月,和你去加拿大,應該差不到哪裏。」

記者忍不住問她,吳鎮宇不是好丈夫材料嗎?她說:「不是說他不好,而是很難,始終他的事業心很強,喜歡演戲。演戲有收入,他沒理由只是喜歡我,不做戲賺錢,所以我覺得很難平衡。」她本人的事業心也強,一樣四處開鏡,偏偏她理想中的家庭不容四分五裂,「吳鎮宇是我很欣賞的演員,我相信他不是不可以付託終身,而是他的職業,如果大家經常分隔兩地,組織一個家庭是很難的事。」

李婉華跟真命天子則不用分隔兩地,因為對方有加國護照,帶她共赴異地。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她也不少,第一個變化學習與夫君同一屋簷下生活,這方面任何人結婚皆然,沒甚麼稀奇,只是她的結婚套餐包括移民溫哥華,是為第二變,「當時我放棄很多東西,可說是所有東西,我真是過埠新娘,拿着兩個行李箱便過來。來到溫哥華甚麼人都不認識,一個朋友都沒有。」

人結婚她結婚,她破釜沉舟如臨大敵,「又不能告訴別人,因為是自己選擇過來,一定要咬緊牙關,當時情況真有點如你所說破釜沉舟。」這家人環境大抵好過不少移民,還抱怨甚麼?她就講講第三變,藝人變師奶,「來到這裏突然沒有收入,雖然你會說我已嫁了人,但始終沒有安全感,以前我想買甚麼哪用問人?那段時間我就要問,那刻頗為難受,你先別管對方反應如何,無論他說好或不好,我都是要問。」

第四自由變責任,35歲剛好踏入高齡產婦門檻便懷孕,便即出事,腹中女兒臍帶繞頸,頭上腳下,李婉華說:「我懷孕期間未去醫院已縛手帶,隨時有事叫十字車,他們就知道送我去哪,好驚險。」果然出血入院,緊急剖腹生產,「生了出來,我個女好有性格,經常哭,哭到我很抑鬱,抱着她不知怎辦,惟有哭,她哭我又哭,回想那些日子都幾恐怖。生產也令我抑鬱,家中有父母幫手還好,但我沒有,想起都覺得自己超強。」

■到加拿大重新出發,李婉華說先要放下自尊,才能走出一片天。

「盡責任照顧好家人,但也有責任照顧你自己。」

後來過埠新娘再生一對孖仔,「如你剛才所說,同時遇上幾件事突變,從一個環境跳去另一個環境、生活習慣、面對一個人、甚至生產、照顧BB,一次過做晒。」過埠之初風雨交「加」,以淚洗面,「我識聽英文,但有一段時間我不聽,不知自己做甚麼,好像平行時空。」一度萌生回流之念,但只限於柏拉圖式,「得個諗字,我不是那麼勇猛,我是非常心軟的人,做不出拋下小朋友一走了之。」

她愛家庭,也愛工作,15年來主持加拿大中文電台節目,這個例子足教女士們參考,移民後仍可打拼事業,「我發覺一個人不能不工作,不管男人女人。若將所有意志集中照顧小朋友,你會很容易受傷,萬一你期望太高,而老公對你不是很好,小朋友唔乖,或者令你有少少失望,但你將所有時間給了他們的話,你的一生會被毀滅。你要盡責任照顧好他們,但也有責任照顧你自己。」

賺錢買花戴?卑詩省花草甚多,她靠工作衝出變遷之間的迷失,也為節目緊貼香港新聞,因此堅守黃線,不像一般香港移民久居變藍,「幸好在電台做了15年,雖然他們這樣對我,我不開心,但我飲水思源。」這裏是說去年電台將其每周五天直播節目大減至一小時錄播,莫非是她播放《榮光》之故?「公司說是疫情關係,大家知道啦,等於有線炒幾十人,都說是疫情關係。」未幾也丟了YouTube頻道《住加女人》,她不容一生被毀滅,另起爐灶《移加李婉華》。

不管是哪平台,既然女主人在外,親人又不在身邊,就靠外援照顧年幼子女。早前fb專頁《香港人DIY移民加拿大》有人求教工人姐姐赴加手續,慘遭幾百group友圍毆:「姐姐入籍快過你!」「你適合留喺大灣區多啲!」過來人李婉華有話說:「你要記着,加拿大社會保障弱勢社群,萬一你的工人變節、扭計,你便很麻煩。千萬不要帶過來,幾好關係也好,一到埗就有她們社區的人教她某些事。」

即使閣下有的是錢,楓葉國到底不同香港,未必使得鬼推磨,要是當局發現你有能力帶孩子,不開綠燈,「我試過啦,他打電話給我,我口快快說我part time做電台,他即說:『即是說你有時間照顧小朋友,你不要請工人了,bye bye!』收了我線。」

「香港人自製階級,這裏沒有,人人平等。」

話雖住家傭工,一天規定工作八小時,一晚李婉華洗澡,女兒在外哭得淒厲,好媽媽怕她窒息,趕出來察看,反而姐姐死守香閨,原來八小時已過,「你不能告她,她沒有錯。」Madam但見碟子洗完仍與番茄皮藕斷絲連,溫提姐姐一句,這下好了,假日輪到madam做家務,忽然姐姐拿碟起義,訓示:「你個碟都有條米粉啦!」

總的來說她的僱傭關係算搞得好,朋友則不然,家傭初到貴境放下行李便講數,八小時所限,她煮早餐便不煮晚餐,有晚餐就沒有早餐,請問要A餐還是B餐?僱主提議C餐,分拆上下半場各四小時,中間休息如何?姐姐睬你都儍。李婉華多年經驗所得結論:「唔好請喇,自己做啦。」她在過往五、六年改用兼職清潔工,記者問府上廁所幾多個,她答:「我間屋不是很多,四個而已,我家多人嘛,五個人,四個廁所不夠用,一人一個廁所最好!」

如此說來她要洗四個廁所?「我洗四個廁所,不是說笑,當然有part time間中幫我。自己廁所自己洗,洗廁所有何難度?」洗廁所不難,難在明星落手操刀,她即說:「你不要當我是明星,來到這裏沒這回事,這裏沒有階級。香港人自製階級,這裏沒有,人人平等,來到這裏不用自大也不用自卑。你ego大,所以感覺人家看你不起,其實沒有,所以男人有個問題,ego太大。」

她勸移民人士放下包袱,別再比較香港與他方,「如果你的過去給你少少benefit你就利用,例如學識、技能,用不到便算,從頭來過。」忘掉過往四圈,執位再打過,「你來到這邊沒有包袱,沒有人識你,即使識你又如何,沒有人看不起人,你做藍領隨時賺多過白領,只有香港變態分階級。」一切風霜都捱過,她在溫哥華安身立命,「移民並非可怕,但你一定要堅強,將你的自尊心降低,能屈能伸,別怕辛苦,會有好結果,這裏定有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