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萬里機構為陳家廚房的方曉嵐、陳紀臨兩位烹飪好手出版了一系列地方菜;我最喜歡的便是剛問世的「品味上海菜」,並不是意味着香港、潮州、順德、客家省籍的菜式不能與上海菜、杭州菜、蘇州菜相比,而是江南人士對本幫菜之情有獨鍾吧,加上母親生前最拿手的也就是這些,對於我更是出於一種懷念追思。
原來方曉嵐的母親是紹興人士;而我母親的故鄉是吳興,是盛產絲綢及湖州粽的地方,外祖父是文人,當年這一群文人常有輪流作東宴客之聚,而外公對美食的要求醃尖;當年趙家的菜式,生平僅有的那次曾應外公老友陳定山之請吃台北中山堂附近那家石家飯店時他已一再提及並表示對故人的懷念,這已是五十多年前的回憶了,母親是在耳濡目染之下向外婆偷師而得;奇怪的是母親從未教我煮菜,也許在她心中雞手鴨腳的我不適宜入廚房,但一有機會就在灶旁轉,當時只是尋常的事,後來某些記憶忽被喚醒。方曉嵐的上海菜,從封面那幀魚唇紅燒肉;濃油赤醬,賣相絕佳已叫人饞涎欲滴,其餘冷盤熟食如四喜烤麩、馬蘭頭拌香乾、豆瓣酥等,多年來我家餐桌也出現。只有曾親自掌杓,從買材料到烹煮,每一個步序都做到十足的人才可以寫得如此細膩到位,不由得不服了她。推荐這本書給喜歡下廚的朋友,回頭來致謝的都誇說一經她寫明步序簡單明瞭也都會煮了。
烹飪之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方曉嵐的上海菜雖是一般上海菜,卻也絕非一般,若說尋常也絕不尋常,豐儉可由人,從家常到宴客都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