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患無袖 - 吳靄儀

何患無袖 - 吳靄儀

早前上庭打案,穿衣時看見襯衣衣袖摺口披裂得厲害,恐怕是時候淘汰了。出庭的襯衣,傳統正宗是活領,用活鈕扣扣上漿得雪白挺硬的尖領,再繫上花名「貓鬚」的雪白飾帶。這種法庭用襯衣要特別訂製。講究者用French cuff,袖口反摺一摺,四重布料,用袖口鈕扣上。其實即使三十年前本人初入行,女士已經有簡便得多的法庭襯衣,就是在無領上衫上套一塊企領的「口水肩」,領下垂下兩塊布條,算是飾帶。本人蒙法庭召喚為大律師的時候,打點行頭,前輩問我要「貓鬚」還是「口水肩」,我反白眼,當然要嚴格正統的!哪能走捷徑、貪方便?不厭煩,肯定貓鬚!

活企領、飾帶,跟假髮一起購自倫敦律師服裝用品老店Ede & Ravenscroft,一買買一打;法庭襯衣一訂半打,再加訂半打,幻想若有冗長官司,天天上庭,每天都有光潔襯衣衣領全套現身。(當然,以被告人身分出庭便這一切都用不着。)初時半打襯衣,訂購自專做學術界袍服的香港老店亞民興昌,後來的半打,訂購自為我訂造西裝的裁縫店。初入行時,意氣風發(不是本人,而是整個大律師行業),出庭衣飾儀容道具皆不厭精,但我的正統,又比別人古板,嫌棄袖口繡上姓名簡寫的輕狂、嫌棄西裝袖口敞開兩個活鈕門故意不扣上,惟恐街外人不知是訂製。又摒棄華貴的袖口鈕,專程去舊市場搜購9卡淡金暗紋的舊貨——只除了一項,一名比我挑剔得多的行家,嫌常用來扣上活領的鈕扣不堅牢,逕自着惠記用金子打造一副,順手也送我一副,一直用到如今。

襯衣、衣領、飾帶不貴,貴的是要送專店打理,因為要上漿熨得堅挺,軟綿綿的教人覺得不整潔。於是我那些襯衣,勤奮的家務總監長期洗濯漂白噴漿熨得光滑雪白,所有摺痕筆直,日子有功,綿紗捱不住便終告斷裂。其實衣箱裏還有簇新的亞民興昌,只是身材不復當年了。

不復當年的配件多籮籮,盛載假髮的原裝「餅乾罐」、盛載活領的圓形皮盒子、存放飾帶的皮夾子、載放活鈕扣(要一打打儲備因常失蹤,又要借人)的小皮盒等等。以前「招積」的自備庭上喝水的純銀水杯,承托着大狀陳辭時的文件夾的飾花皮面木架子之類不勝數。如今都用新設計紙皮盒代替了,甚至一部手提電腦,勝卻文件夾無數。我的低調銀水杯早就變為筆插了。

那天上庭打的案是一宗酷刑聲請的司法覆核。這十多年來同類案件數目龐大,但有誰料到,今天香港人也要加入投奔異地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