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警方國安處上周以組織、策劃及參與去年7月的立法會民主派初選為罪名,先後拘捕55名民主派人士,被國際社會譴責。美國政府昨為此推出對香港的第四輪制裁,對象包括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和香港警務處國安處長蔡展鵬等六名中港官員和政界人物,指他們涉損害香港自治和人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已揚言會就初選大搜捕推出新一輪制裁,考慮限制香港在美國的經貿辦公室,對損害香港民主進程的官員採取行動。財政部在本港時間今凌晨宣佈更新「特別指定國民和被封鎖人員名單」,新增被制裁人士除了譚耀宗和蔡展鵬,還有警務處兩名負責國安的助理處長江學禮和簡啟恩、中央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孫青野及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並如以往一樣詳細列出受制裁人士的身份證號碼和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
截至截稿時間,美國政府未有進一步說明,但相信跟之前三輪制裁一樣,被制裁人士將被禁止入境美國和被禁與美國金融機構有生意來往來。
蓬佩奧其後發表聲明,指制裁是因應大搜捕,按照總統特朗普的《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作出。他指大搜捕是「香港的自由和民主程序遭中共從根本上損害的又一明確例證」,六人涉及推出和執行國安法,並指美國呼籲中港當局釋放國安法下被捕人士和撤銷檢控。
美國之前先後三輪就香港問題制裁中港官員,去年8月因應北京在香港實施國安法,損害香港自治及港人表達和集會的自由,制裁特首林鄭月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等11名中港官員;11月增加負責國家安全的警務處副處長劉賜蕙等四人;12月因應立法會四名泛民議員被取消資格,制裁全國人大常委會全數14名副委員長。
警方上周首次引用港版國安法中的第22條(3)款,即阻撓政府履行職能的條文,派出1,000名警員在全港各區上門大舉搜捕55名民主派人士,指控他們策劃涉以進入議會否決《財政預算案》為手段,逼令特首下台,癱瘓政府運作,涉嫌顛覆國家政權,事件被形容為港版美麗島大搜捕。
被捕者包括法律學者戴耀廷、負責協調初選的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副召集人鍾錦麟和司庫、美籍律師關尚義,以及初選協調人區諾軒等六人,被指具組織及策劃角色;其餘47人是參與者,分別為民主派立法會前議員及現任區議員等,正被還柙的快必譚得志及服刑的黃之鋒亦在獄中被捕。
路透社其後引述北京消息人士指 ,這次拘捕行動是在北京介入下進行 ,目的要令社運人士變得沉默,確保香港不會回到18個月前的亂局,並透露北京已忍耐多時,需要一勞永逸解決問題,預料至少在一年內會推出更多強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