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去年先後以「教材涉煽動港獨」及教學嚴重失誤為由,取消兩名分別任教宣道小學及可立小學的小學教師資格。秋後算賬還未完,《星島日報》報道,教育局有意將一名「使用不當及偏頗教材」的官立中學教師除牌。據本報了解,涉事教師任教龍翔官立中學通識科。
《星島日報》引述消息報道,任教九龍東一所官中的教師,被指使用不當及偏頗的教學材料,早前遭教育局停職受查,很可能成為首位因反送中風波而面臨釘牌的官校教師。由於該名教師屬公務員編制,教育局將轉介個案至公務員事務局召開紀律聆訊,若被裁定行為不當,將面對處分,包括迫令退休或革職等。
《明報》2019年12月曾引述消息報道,龍翔官立中學一名教師因其試卷及教材出現失當,被停職調查。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被算賬教師原任教工科,多年前轉教通識科,前年10月被匿名投訴其教材涉及港獨議題。教育局安排對該校通識科作重點視學後,裁定其教材及試卷內容偏頗。該名教師一度被調離學校至教育局任文職,其後正式被停職。
教育局長楊潤雄昨出席公開活動後被問到有關事件時說,當局持續調查教師專業失德個案,包括一名可能使用不當教材的官立中學教師,調查仍在進行,目前討論如何處分言之尚早。教育局會依循處理教師註冊的程序處理,如果教師本身是公務員,亦會依循公務員的紀律程序處理。
本報致電龍翔官中,職員着記者向教育局查詢。本報向教育局查詢涉事教師是否任教龍翔官中,對方未有否認,僅稱「有關官校教師的個案正按公務員紀律機制處理中」,若證實官校教師的投訴個案成立及有關教師違反紀律,會考慮有關教師所犯不當行為的嚴重程度及細節,根據公務員紀律機制對有關官校教師採取適當跟進行動。
教育局又稱,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共接獲262宗關於教師在社會事件中涉嫌專業失當的投訴,226宗大致完成調查,當中85宗不成立。截至2020年11月底,教育局共取消兩名教師註冊,分別向23及13名教師發出譴責信及書面警告,並分別向20及22名教師發出書面勸喻及口頭勸喻。其餘初步認為有機會成立的個案,現正按既定程序處理,包括考慮有關教師的回應,以決定適當的跟進行動。
政府學校教師協會主席羅文生表示,官校教師有多種聘任形式,包括2000年前後入職的舊制及新制,以及合約制,由於教育局現時未有交代該名教師的聘任形式,故現階段難以評估處分對薪金及福利等影響。雖然紀律聆訊是由公務員事務局負責,但相信該局會先參考教育局的調查及處分建議。他指過去20多年極少聽聞官校教師會因嚴重失當而遭革職甚至被沒收公積金,通常只會遭局方勒令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