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這本張五常教授的攝影全集已一周,仍然沒看完,「詩影流光錄」內容與影集的重量堪比也不可比,每一幅作品代表的固然是歲月中他非同凡響的成績;其中的前言及書後的附錄讀來更是引人入勝,才一翻閱已放不下手,但又無法草草粗疏的讀,要細味玩味;相信無論內行人或外行如我都被吸引到不忍釋卷矣。
張教授一開篇就直言不諱回顧平生,他自云此生可拿出來炫耀的學問有五項之多,經濟、收藏、散文、書法、攝影,關於這五項之首的經濟學,他是早已成權威舉世聞名一切自不待言,最近網路更翻炒他的曾分析的壟斷之說而一片紅紅火火的粉絲。其他在書法、攝影這兩項亦早已為大方家們所稱許,教授也不故作謙虛;他說起自己在攝影方面的天賦是打一開始入行,已無人能在荒郊野外攝取到他開麥拉之眼所發覺的詩意;這就是他的強項,也因為他對光的敏銳感,而成就此一天賦的主因原來是七歲時曾得了瘧疾;張母相信了一種特殊的治療法,把兒子趕出家門讓大自然治療,長時間在荒郊野外看日出日落光影的變化,兒時記憶的累積造就了這位天才攝影師的獨門功夫,是天賜的一種造化。
三百七十多幀作品,全是膠卷拍攝而非數碼科技的產物,這也許是一種自稱是老派的古法藝術大家的自豪感吧。張教授攝影方面的成就更早於他的經濟學一家之言,而作品中的詩意古意撲朔迷離的光影境界;觀賞每一幅都隨時帶你進入「流水帶花穿巷陌,夕陽和樹入簾櫳」「何用深求避秦客, 吾家便是武陵源」的詩情畫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