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據報在中俄早前反對斐濟人權運動家沙米姆汗 (Nazhat Shameem Khan)出任今年主席後,一直未就新主席人選達成共識,昨日要破天荒以不記名投票定奪,最終沙米姆汗當選。
人權理事會主席的職責主要是監察理事會的會議,也會委任獨立專家調查針對某國的人權指控。該職位每年按地區挑選代表輪任,今年輪到亞太地區,成員國一般會先達成共識。去年擔任副主席的沙米姆汗很早階段已是唯一參選人,選情本來明朗,但消息指中國、俄羅斯和沙地阿拉伯由於擔心沙米姆汗會太勇於就人權問題發言,於是推舉巴林的代表參選。不過,沙米姆汗和巴林代表都遇到多國反對,因此烏茲別克的代表亦加入戰團。由於各方爭持不下,47個成員國昨日要以不記名投票選出主席,最終沙米姆汗得29票勝出。
儘管反對沙米姆汗的國家官方理由是她的提名「太早提交」,「人權觀察」執行總監羅斯仍批評反對斐濟如阻礙理事會運作,並指摘巴林等國不會有興趣推動人權。中國一名高級外交官否認反對斐濟、或要求其他國家跟隨中國立場,聲稱「中方的立場被誤解」,另一名外交官則強調中國會接受任何一位候選人。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