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第四波】
【本報訊】建築地盤引發佐敦舊區疫症大爆發,政府繼續被動式抗疫,昨宣佈在佐敦劃出一小區,規定區內任何一幢住宅樓宇只要有一名居民確診,全幢樓宇住戶均須強制檢測,暫有20幢大廈被納入強檢名單。同時,政府發出武漢肺炎疫潮爆發以來首張隔離令,禁止所有人士進入已發檢疫令的新填地街樓宇。
衞生署昨宣佈向油麻地新填地街20、22、24及26號發出隔離令,要求除衞生主任外的任何人不得在未獲書面准許下出入受隔離地方,有效期至本月28日。政府解釋,該處有多個劏房,沒有住客名單,令衞生防護中心追蹤工作有困難,發出隔離令有助便識別可能遺漏的個別住戶,盡快安排入住檢疫中心。據悉,隔離令是為免有未被發現的住戶以不同理由出入大廈,避過檢疫。
晚上9時半,警方封鎖新填地街及寧波街一段路面,並在新填地街24號樓下設立臨時登記站,在場的警員均戴手套及面罩,約10名衞生署人員身穿全套保護袍在現場戒備。現場消息指,警方會登樓搜索是否仍有住客逗留在單位內,一經發現便立即將他們送往檢。
食衞局長陳肇始昨亦宣佈,向佐敦舊區指定範圍內的部份樓宇居民發強制檢測命令。受影響區域東至彌敦道、北至甘肅街、西至渡船街、南至佐敦道,當中20幢住宅樓宇過去14天最少有一名居民確診,同一樓宇內所有居民及曾在近期逗留逾兩小時的人士均須檢測。根據名單,該20幢樓宇過去14天共有35名居民確診。
陳解釋,今次對該區作出針對性行動,是留意到區內短時間有多宗確診個案,且舊樓較多,居住環境亦較擠迫,社區感染風險較高,為盡快切斷傳鏈,決定進行小區檢測,希望達至「小區清零」目標。
受影響人士須今起三日內檢測,當局在官涌體育館設流動採樣站、在區內派採樣車,以及在梁顯利社區檢測中心,安排居民檢測。由於區內多少數族裔,相關部門會在區內派發有多種語言的單張及登記居民資料。
不過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強檢小區內有部份非住宅樓宇也在過去14天錄得個案,例如永安九龍中心(三宗)及油麻地街市(五宗),當局未有解釋只檢測住宅處所的準則。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稱,因區內有劏房、基層市民、南亞裔人士及長者,政府應該盡量將整個小區強檢,以免夜長夢多,若疫情拖延至農曆新年,人流增加繼續再有隱性傳播鏈,後果嚴重。
何續指,去年12月30日起油尖旺確診個案不斷增加,累計有86宗個案,佔全港個案約13.5%。新填地街20至26號四幢樓,最初個案與地盤有關,但政府10日後才發大廈強檢令,病毒已造成兩代傳播。
大角嘴北區議員李傲然批評政府強制檢測新門檻是「斬腳趾避沙蟲」,不足以防疫,「政府唔能確切做好防疫,例如持續唔封關。香港一路以來唔封關,搞到全香港人要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