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公開資料中,小米與軍方沒有直接聯繫,創辦人雷軍亦無政黨背景。不過小米等先進民企的技術,部份已用到武器裝備的生產和修理上;其手機曾被揭發將電話號碼等資料傳送到北京的伺服器,最終要道歉及更新系統。
雖然小米否認與軍方有關係,不過中共近年推動「軍民融合」,要求發揮優勢民企作用,引導社會資源進入裝備建設,形成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新格局。「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台」2018年12月一篇文章曾指出,小米、百度、京東等民營企業,許多領先技術與產品,「已經用到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修理上,為電子、航天、艦船和兵器等多個行業提供配套服務,為提升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競爭力作出貢獻」。
「小米」之名與中共有淵源。雷軍曾講述,改名為「小米」,除了「米」的英文拼音Mi,是Mobile Internet(流動互聯網)、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的縮寫外,亦想發揮中共軍隊在戰爭時期「小米加步槍」的精神。所謂小米加步槍,是指中共軍隊在武器落後的困難環境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革命成功方法。
另外,小米的資訊安全問題屢受質疑。2014年,台灣一個資訊安全公司測試小米兩款手機,發現手機序號、短信內容等資料,會自動傳送到北京一個伺服器。去年亦有美國資安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無痕模式(incognito)下,用戶使用小米瀏覽器的所有瀏覽記錄,仍然會傳到小米在中國租用的遠端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