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佐敦淪全港疫情最嚴重黑點,單在新填地街,過去14天已累積33宗確診個案。記者昨在現場觀察,發現當區大部份大廈渠管殘舊,部份喉管懷疑生鏽造成滲漏,且公共地方更垃圾堆積,出入口位置掛上用過的口罩和紙巾。區內有少數族裔人士聚居,有印裔居民表示他們很多不懂中英文,政府無適當語文的通告。
新填地街舊樓林立,昨日現場所見,大部份大廈的渠管殘舊,部份喉管懷疑生鏽造成滲漏,僅被毛巾或膠袋包住,亦有排污渠和喉管因此長出大量雜草。樓宇外牆排污管很多被人改裝,有去水台更連接多達四個接駁口,相信與單位被劏房分租有關。該區大部份唐樓不設大廈管理服務,大閘不上鎖甚至被拆除,令公共地方有大量垃圾被丟棄,如用過口罩、酒瓶和紙巾等,更有唐樓出入口惡臭 ,衞生環境惡劣。
一批身穿保護裝備的人士昨傍晚6時許控抵達油麻地、佐敦一帶,並手持強檢公告分批進入有確診個案的不同大廈。該區居民李小姐說,對疫情感到擔心,但暫未收到通知要強制檢測,認為只做一次檢測並不足夠,政府可更為嚴厲,全幢居民送去隔離檢疫。
炮台街46號地舖電器店負責人李先生亦未收到通知,他支持強制檢測,認為至少可知悉自己有否受感染,惟較難做到「清零」,除非全民強檢。他續指,區內有不少少數族裔沒有戴口罩。
佐敦是少數族裔聚居地區,印裔男Aditya在廣東道504至512號大廈居住,毗連有一宗確診而要做強制檢測的廣東道514號大廈。他相信強制檢測有助找出大廈確診者,但少數族裔未必太清楚情況,因政府的通告只是中和英文,估計只有一半少數族裔能看懂政府的通告。
他續指,所住大廈內衞生情況尚可,炮台街一帶衞生惡劣,有人隨地吐痰,也有見過有針筒和藥物隨地扔。因為人們沒有認真看待疫情,只顧自己享樂,加上人口密集,對疫症爆發並不驚訝。
尼泊爾聯會主席Rana Ray則說,政府的小冊子應加入圖片,方便少數族裔明白。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昨在港台節目上指出,新填地街大廈有單位亂駁喉管,「亂駁程度係估計唔到」。而區內劏房密集,通病是加裝廁所,令喉管擺位明顯出錯,造成病毒散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