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之亂】特朗普成為史上首位兩度受彈劾的美國總統,國會眾議院前日以232票對197票、 包括10名共和黨人倒戈下,通過指控他「煽動叛亂」的彈劾議案。聯邦參議院不會在下周三拜登就職前審理此案,意味特朗普將不用提前下台。惟參院共和黨領袖坦言對支持彈劾持開放立場,令特朗普日後被參院裁定有罪的可能性看高一線,隨時失去再次角逐總統的機會。
彈劾案指控特朗普「煽動叛亂」、要為上周三他鼓動支持者衝擊國會釀成五死負責。前日眾院表決前,議長佩洛西重申特朗普「必須下台,他對美國已構成明顯而逼切的危險」。到彈劾案獲通過,佩洛西下筆簽署前,重申「沒有人可凌駕法律之上,就算美國總統也一樣」。
共和黨眾院領袖針對這次表決,打破慣例,未對黨員作出投票指引而是容許按「良知」投票。結果支持彈劾的232人,除了全體民主黨眾議員外,還有十名共和黨人倒戈投下支持票,包括眾院共和黨第三把交椅、前副總統切尼女兒莉茲;另有五名共和黨人棄權。這亦是最不分黨派的一次彈劾表決;前總統克林頓被彈劾四條款,至多僅五黨友倒戈。
但就算是反對彈劾的共和黨議員亦多數未為特朗普辯護,而是表明認為彈劾未經聽證等程序不妥當、以及擔心會加劇美國分裂。一向是特朗普堅實盟友的眾院少數派(共和黨)領袖麥卡錫亦改口風,強調特朗普對「國會之亂」確實負有責任,但是在「如此短時間內彈劾總統實在是錯誤」。
按程序,彈劾案在眾院通過後要交參議院審理,參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之前已表明不會在特朗普卸任前安排參院處理此案。他前日發聲明重申,在特朗普卸任前的短短幾日,是無法進行「公平或認真」的審訊。
候任總統拜登則呼籲,參議院復會後,以確認政府官員任命和立法工作為優先,找方法審訊期間「同時處理國家要務」。在民主黨已重奪參院下,勢將成為新任參院多數派領袖的舒默,前日發聲明指特朗普「活該蒙上二度被彈劾污點」,「聯邦參議院有責任採取行動,定會展開彈劾審訊」。
麥康奈爾雖然拒絕在特朗普卸任前展開審訊,但絕不代表他不支持彈劾。他前日向黨友發備忘講明想法,表示尚未決定會否支持彈劾,要聽取雙方律師陳詞後再決定。這取態有機會影響黨友想法。彈劾案須在參院獲得三分二人支持,始能將特朗普定罪,即下屆參院要有至少17名共和黨人倒戈才成事。
麥康奈爾私下坦言相信特朗普行為足可彈劾,上周末已向共和黨金主表明放棄特朗普,且認為彈劾是減少特朗普對共和黨影響力、減少黨內對立分歧的機會。
特朗普在2019年12月首次被彈劾,當時亦是民主黨掌控的眾院通過了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調查兩項彈劾條款;但受眾院彈劾後獲參院裁定無罪。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