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填地街唐樓 開放式水斗易播毒

新填地街唐樓 開放式水斗易播毒

【本報訊】佐敦新填地街20至26號唐樓列入強檢名單,據了解,樓宇廢水管與污水管並非獨立設置,最終會接駁至同一喉管,惹播疫危機。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估計,部份低層單位私自改裝,將廢水管與污水管接駁,並連接大廈沙井,形容「大件事」,因一旦污水管有病毒,或會因開放式水斗式設計,而散播至全幢大廈。

■有穿保護衣的民政署人員昨到新填地街26號,查核住戶是否已強檢。

多改建劏房 隔氣馬虎

屋宇署回覆稱,新填地街26號的廢水管沒有按《建築物規例》設隔氣彎管,部份單位的坐廁隔氣彎管亦沒按規例接駁反虹吸管通氣,署方會跟進,包括發出渠務修葺令。

熊志權稱,新填地街唐樓排污系統設計為「雙喉管系統」,沿用開放式水斗接收廢水,一旦爆發疫情,病毒或經空氣從住戶窗口散播,建議所有唐樓應馬上接駁封管式喉管。他說,相信新填地街20至26號亦有同樣情況,住戶或曾改建加設喉管。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副主席張文滔指,建築物條例容許廢水管與污水管不是分開接駁,但若涉非法改動,「水封」隔氣裝置若做不好,或導致病毒進入屋內,造成傳播,而若沒有反虹吸管,「水封」或被抽走而流失,失去隔氣作用。他又指,劏房有兩個地方均需有隔氣設施,包括座廁喉管及「企缸」,但劏房未必有正式的「企缸」,隔氣未必做得好,便會有較高的播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