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雜誌出版人沈昌文先生辭世,報上有許多文章紀念他。沈先生對中國文化事業貢獻巨大,但為人卻十分隨和,聽到人家稱他「知識份子」,總會開玩笑回答說自己不是「知識份子」,只是個「知道份子」。
在今天這樣的網絡年代,遍地都是「知識份子」,從天文地理、量子力學到美容養身,能搭上嘴的人越來越多,一搭上嘴必賣弄,一套又一套,真是看少兩段網上傳聞都會落伍,都會「不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越來越多,「知道份子」則越來越少。什麼事情都有人爭着認知,十之八九都是網上學習,即使知其然,也未必知其所以然,更不要說被假消息偽科學玩弄的傳播者。這類傳播者自以為學到的新知識越來越多,來不及搞清楚弄明白,就四處傳揚跟人分享,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知識份子」。
在生活中,天天碰到這類「知識份子」,看一看你臉色就說你肝出了問題,瞄一瞄你耳朵又會叫你小心心臟病,又或者,說二氧化碳排放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之類,都非常專業的樣子,滿口名詞(有時也會張冠李戴),「特別有學問」,以把你唬住為最大成就。這種「知識份子」見得多了,你會懷疑知識,越是天花亂墜的知識越令你起疑心。這時候,就想念「知道份子」了。「知道份子」沒有「知識包袱」,也就不會故弄玄虛賣弄知識,知道什麼說什麼,不知道就不說。這在今天,難能可貴了。「知道份子」知道的東西不比「知識份子」少,但他們比「知識份子」實在,你想知道什麼去找他們,他們把知道的告訴你,就這麼簡單,比找「知識份子」靠得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