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美國制裁禁令,盈富基金(2800)美資經理人兼信託人道富環球投資管理,表明不再對受制裁的恒指成份股作新投資,事件發酵至「換走道富」甚至滲入政治色彩議論。金管局前助理總裁葉約德對本報表示,盈富股東若具合適理由(如不滿經理人表現),在符合甚高門檻的足夠票數支持下,可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並議決撤換,但「唔係㩒粒掣咁簡單」。
當年政府將絕大部份入市後的持股回流市場,並以盈富基金上市出售,以曾任外滙基金投資公司(EFIL)董事、有份參與委任道富及處理政府退市的葉約德理解,「金管局對基金就唔會有、亦唔應該再有影響力」,決定經理人去留要交由盈富股東按章程決定,而監督委員會主要角色,是確保基金經理人的工作,遵從所委任的相應條款及協議合規操作。
特首林鄭月娥昨早出席行會會議前,未評論會否建議撤換盈富經理人,只表示盈富今時今日已成為市場產品,不屬政府行為,但礙於歷史因素及其產生,「金管局仍然有少許剩餘影響力,是關於(有關委員會)人事任命」,詳情要由金管局及相關監督委員會,按情況改變作出處理。她又不忘指斥制裁事件,反映「另一種的霸權主義」,美國可突然提出行政命令針對某些國家的公司,再迫使金融機構不能與相關企業進行交易。
金管局前總裁、行會成員任志剛亦和應,盈富基金成立原意,是緊貼追蹤恒指成份股的整體價格走勢,以發展香港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使用一個產品,便可買賣成份股涵蓋的所有股份;如果經理人因為不能夠買賣成份股中某些股份,令盈富基金無法緊貼追蹤恒指成份股整體價格走勢,「便不適合出任這個工作」。
根據盈富去年中期報告顯示,目前監督委員會由六人組成,包括王國龍、陳家樂、甘博文、羅力、裴布雷及羅承恩,其中羅承恩為金管局副首席法律顧問,而現任領展(823)行政總裁王國龍,為投行家出身,曾任職JF資產管理(現隸屬摩根資產管理),JF是1999年盈富上市獲委任的三間安排行之一。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監督委員會主席由外滙基金投資公司從成員中指定一位出任,該局期望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作為基金經理人,能進一步釐清所作改變對投資者的影響,並採取可行及必要措施,妥善處理相關事宜。
EFIL當年由金管局成立助政府退市,董事包括陳德霖及葉約德等。葉表示,盈富基金一如其他基金,當相當部份股東不滿意經理人投資表現,「覺得佢做錯嘢做得唔好」,有權提出撤換經理人,但要按幾部曲進行,包括有足夠股東票數召開EGM及夠票表決撤換議案,亦要考慮「委任邊個經理人足夠認受性接任」,目前以單位信託形式在市場買賣的盈富,無單一大股東,「要咁多細股東加加埋埋」表決操作,現實上極為複雜。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日前表示,盈富只要將管理、信託人更換為非美國人,就能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