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交軟件轉會潮中,有人選擇從未使用過的新興平台如Signal、MeWe,也有人回到未有智能電話的年代,反璞歸真重裝早被遺忘的ICQ。有回歸ICQ的用家質疑,當大夥兒一窩蜂轉用Signal或MeWe時,究竟有否先了解相關軟件的背景?
經常撰文分享網絡安全資訊的旅遊寫作人Pazu薯伯伯2014年9月已開始使用Signal,當時僅有二至三名朋友使用。他留意到,近月因為facebook及WhatsApp的霸權問題,令朋友間轉會情況創高峯,現時他在WhatsApp僅剩四個群組,笑言「我留喺度嘅目的就係叫人轉用Signal」。
他表示,整體而言十分滿意Signal的表現,因其功能持續改進,例如Signal一向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能自由增減群組成員,最近則新增管理員功能,解決以上問題。但他亦提示新用家,建立群組時,切勿直接把所有人加到群組,因萬一有使用舊版的Signal用戶,所建群組亦屬舊款,未能使用管理員功能。
獨立劇團「好戲量」藝術總監楊秉基選擇港人的集體回憶,宣佈重裝已被遺忘的通訊軟件ICQ,「以前用ICQ、MSN都唔會有咁多私隱憂慮,我就喺度諗,ICQ會唔會就係一個返璞歸真嘅方向呢?」他同時反問大眾,在一窩蜂轉用Signal或MeWe時,究竟有否先了解相關軟件的背景。
他解釋,Signal由WhatsApp的創辦人創立,「WhatsApp最後都係賣咗畀facebook,令facebook壯大,從而再產生霸權」,因此對Signal最後是否真確安全,存有疑問。
楊秉基說,現時他與不同群體溝通時會使用不同通訊軟件,例如跟內地學生溝通會使用Signal,跟劇團成員傳劇照時會使用WhatsApp、跟部份舊朋友則會用ICQ,「用唔同社交媒體時會知道點樣保障自己……為方便就要畀facebook獨攬霸權,覺得分散投資都係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