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法官增11倍 讚斬人犯佔九成

投訴法官增11倍 讚斬人犯佔九成

【本報訊】近年法庭就反修例相關案件判決引起社會爭議,針對法官投訴急增。司法機構昨發表2020年年報,截至9月30日,司法機構共接獲涉及法官及司法人員的投訴多達4,700宗,較2019年急升約11倍,創近20年新高。當中逾九成投訴針對區域法院法官郭偉健去年4月在將軍澳連儂牆斬人案的判詞中,稱讚被告願意受罰有「高尚情操」。該投訴個案獲司法機構證明部份屬實,終院首席法官已審視個案,暫時調離該位法官,不再處理類似案件。

■斬人導遊洪震早前被判入獄近四年。

■前年8月將軍澳連儂牆發生斬人案,一名《信報》前女記者重創。

4,700宗近20年新高

年報顯示去年截至9月30日,共4,700宗投訴已獲完成處理,當中4,302宗同時投訴司法決定和法官行為;271宗投訴司法決定,125宗針對法官行為。翻查過往三年年報,近年涉及法官及司法人員投訴不斷上升,2018年司法機構共調查121宗涉及的投訴,2019年急增至368宗,去年更達4,700宗,較2019年大增約11倍,創近20年新高。

投訴個案中,一宗獲證明部份屬實,涉4,286宗投訴,佔整體數字逾九成。個案涉及一位區院法官在判刑理由書中的評論有偏頗觀感,終院首席法官已審視個案,該法官暫時不會審理類似案件。

翻查資料,投訴個案相信涉及去年4月,區院法官郭偉健就將軍澳連儂牆斬人案裁決,當時被告判入獄近四年,郭官稱讚被告認罪令傷者釋懷,情操高尚,更批評其中一名女傷者推開被告是「火上加油」。時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事後發聲明,指已提醒郭官應避免在公開場合發表政見,否則將危害公眾對司法制度信心。

民陣召集人陳皓桓認為,投訴數字急升,與法庭處理反修例案件時的判決爭議相關。他指出,近年部份法官常在判詞作出欠缺證據的偏頗政治評論,建制陣營及左報等國家級機器又持續向法院施壓,難免令人質疑法庭是否能抵受壓力,作出公平公正裁決。

陳皓桓坦言近月法庭取態越趨為政權背書,「撐政府就輕判,示威者就窮追猛打」,令公眾對司法制度失信心,未來投訴數字或大減,「大家會覺得冇法治,投訴都冇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