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交平台facebook曾多番出現洩露客戶資料問題,前年美國有報道指,FBI在過去多年利用其法律權力要求不同機構提供用戶的數據,寄出名為「國家安全信函」要求facebook、Google以及Microsoft等科技公司提交資料,包括就2015年斯諾登案提供更多資料,涉及不少用戶的個人資料,最終facebook僅提供已移除用戶資訊版本的文件,並向用戶交代政府索取數據事宜。
2018年「劍橋分析」事件中,有研究員透過在fb設立應用程式,不當收集全球8,700萬fb用戶資料,英國政治顧問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獲分享部份資料,用於2016年美國大選放置針對性廣告。fb在事件中被指保護用戶資料不力。fb同年又被揭發與逾150間主要是科網同行的公司分享其用戶個人資料,但用戶既不知情,又不可透過修改私隱設定阻止。
多次外洩客戶資料亦成facebook為人詬病之處,例如前年短短四個月便出現兩次用戶資料外洩,分別涉及4.19億和2.67億個客戶資訊,包括用戶ID、姓名和電話號碼資訊。facebook在本港亦屢涉審查風波,去年多名網民先後因言論被fb刪文,甚至將賬號停權,惹來網民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