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致辭無提三權分立 張舉能:「官須無偏見審政治案」

履新致辭無提三權分立 
張舉能:「官須無偏見審政治案」

【本報訊】香港法治在死亡邊緣徘徊之際,司法機構最高負責人新官上場。新任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昨履新,首次主持法律年度開啟禮及致辭,面對北京及建制聯手大吹「司法改革」之風,張官強調司法機構須保持獨立公正,要求法官克制,處理帶政治色彩案件務必不受個人偏見或成見影響。張舉能並沒提及三權分立,他在之後的記者會明言因「太熱門、好政治化」故不宜評論。法律界人士認為張官忠告適切和恰當。

張舉能昨先在禮賓府於特首林鄭月娥監誓下宣誓就職,下午即以新任終院首席法官身份,主持法律年度開啟禮及致辭。過去曾在判詞中表明過《基本法》確立三權分立原則的張舉能,在致辭時隻字不提三權分立,只稱香港司法機構致力維持三項基本要點,包括司法機構必須繼續保持獨立和公正無偏,強調司法獨立是《基本法》所規定及受保障。

■張舉能昨履新成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傍晚會見記者時直言不談三權分立是因議題「好政治化」。何量鈞攝

指市民基本權利非絕對

張官又指,司法獨立其中一個含義,是指司法機構、法院、法官以及司法人員在履行司法職能時,絕不應受不當的外來壓力或影響,又提及《基本法》訂明法官據獨立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由特首任命,不論本地或海外法官委任都基於其司法和專業才能,強調任命不應摻雜任何政治考量。

對於有法官判決近期屢受包括親中報章及建制派批評及狙擊,張官直言法院審理帶有政治色彩的案件在所難免,有人評論甚或批評亦無可避免,但不可試圖對法官施加不當壓力,影響他們履行司法職責。他並要求法官不受個人偏見或成見影響,必須自我克制,處理備受注目或帶政治色彩案件時,不論庭上發言、撰寫判案書,或對待訴訟各方或證人時,務必格外審慎,要確保予人公正無私觀感,否則或予人有立場偏頗之疑,不利維持公眾對司法體系信心。

張官又提及《基本法》賦予市民的基本權利,固然應寬鬆詮釋,但大部份基本權利非絕對,在顧及他人或大眾利益情況下,可對基本權利施加限制,但必須在限制目的、相關性、必要性和相稱性方面具充份理據支持。

讚普通法法庭「身經百戰」

張傍晚出席記者會回應傳媒提問,先後被問及港版國安法、司法改革及沒有提及三權分立等問題。他明白市民對國安法關注,但不會評論具體條文,又指明白國安法是內地訂立法律,與香港法例未必完全一致,香港普通法法庭「身經百戰」,認為沒問題。

至於是否因政治化而不談三權分立,他直言議題「太熱門、好政治化」,不適合評論,只重申《基本法》提到香港有獨立司法權,被問到如何修補公眾對法治信心,張官以「唔知道啲調查係點、民意係點」迴避,強調無論市民對法治信心下跌、上升或維持不變,司法機構責任和使命都是盡最大努力維護法治、司法機構獨立和公正性,以及維護《基本法》中保障各種基本權利。

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資深大律師、公民黨主席梁家傑認為,張官未有提三權分立,相信是秉持前任馬道立態度,有感該四字十分政治化,故目前只宜提及堅持司法獨立:「佢啱啱接任,都係跟返馬道立咁嘅做法。」他指張官就法官須自我克制忠告是適切和恰當,強調公義不只要秉行,亦要讓公眾看到,故法官在審訊中被外界看到有政治立場並不適當。張表明在不削弱司法獨立前提下,就司法機構投訴處理機制進行檢討,梁表示原則上認同,形容「呢樣係增加公信力嘅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