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罪是其他一切罪行的根源。」喬治.歐威爾在其著作《1984》如此說。這亦是2021年香港實況。不管是來自甚麼光譜,凡被認定為非建制派人士,必然受盡打壓。從1月6日大搜捕可見,激進、本土、溫和派甚至部份接近中間派人士,只要曾經參與初選,通通逮捕。國安所謂「犯罪」證據,哪怕是曾在街上與人閒聊數句被截聽、抑或在社交媒體轉發訊息、新聞,總之就是「莫須有」。
根據漢娜.鄂蘭在《極權主義的起源》分析,極權政體有四大特點,包括以恐怖來維持統治、通過普遍及非人性的官僚機構施政、深入規範人與人間的自然連結及私人領域,以及用意識形態權威來運作整個國家。無奈地,這個分析框架完全可以套用於今日香港。
如今這個國際城市,白色恐怖處處。設立了大半年的國安處以國安法之名,恣意拘捕及羈押異見者,而且是先行扣押以限制人身自由,再慢慢「搜證」和審訊,典型的「先射箭再畫靶」,與納粹年代的秘密警察並無二致。凡此種種手段,都是為了製造恐懼,在公眾身上埋下自我審查的土壤。
在大部份現代國家政體中,幾乎甚少好像中國共產黨般,所有官僚都是對黨負責,實行從上而下的效忠模式。不過,這情況早在主權移交後,日漸深入於香港官僚體系,迄今可謂全面中國化。從特首林鄭月娥、各級官員的態度可見,除了效忠中央、配合中央以外,人民的聲音及生活可謂毫不重要。而中聯辦於上年12月提及的「忠誠反對派」,更是明言必須「忠誠」,所有公職人員(包括立法會議員)是需要對黨表忠,下一步才是向人民交代,毫無疑問是通過普遍及非人性官僚機構施政。
至於深入規範人與人間的自然連結及私人領域,就是透過政治宣傳、教育、民間組織、網絡管理等多個渠道鋪天蓋地的打壓,總之,就是「老大哥在看着你」。官方媒體鋪天蓋地宣傳「國家安全法等同香港穩定」,輔以在各中、小學加插國家安全教育以及民間建制組織宣傳,動作極度頻繁。再加上早前考評局DQ試題事件、「改革」通識教育科、DQ教師資格,可謂對教職員、學生等層面製造大量寒蟬效應。至於網絡管理,香港雖然未如中國般不能瀏覽大部份網站,但部份人的網上言論早已被國安盯上,動輒得咎。
最後,就是以意識形態。談中共的管治意識形態,無人再信是社會主義,而是「黨就是一切」。自國安法在香港實施後,公職人員要宣誓效忠包括國安法在內的《基本法》,若有異心,輕則失去工作,重則從法律途徑追究,此法的權力來源正是「黨」。林鄭月娥遂運用源自「黨」的權力,全力整治香港社會、官僚體系中的異見,與其說她是特首,不如改為黨委書記更為貼適。
誠然,香港走向極權已是不爭事實,國安法、秘密警察的濫權濫捕,目的就是要消滅反對聲音。但一如電影《V煞》所言,「思想是刀槍不入的」,擁有自由自主的思想、愛護自己成長的地方,並非有罪,莫讓極權因此定奪香港人太愛香港有罪。
顧書維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