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外交關係踏入全新格局,美國務卿蓬佩奧宣佈,撤銷台美斷交數十年來的交流限制,意味此後台灣正副總統及其他高官可訪問白宮及美國國務院,再毋須假借「過境」之名訪美,駐台辦事處可在位於美國的雙橡園升旗,美國機構亦可展示中華民國國旗。台灣政界齊聲歡迎,形容是「消除了幾十年的歧視」,台美關係終正常化。大陸官媒《環球時報》怒轟美國向「世界和平扔了原子彈」,狂言一旦蓬佩奧訪台,中共會飛越台灣上空宣示主權。
去年年底美國會通過《台灣保證法》,其中提到180日內國務卿須重新檢視2015年總統奧巴馬訂立的「對台交往準則」。昨天是蓬佩奧任期結束前約十天,決定撤銷數十年來的交流限制。
他解釋,台灣是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也是美國可信賴的合作夥伴。但美國務院數十年來制定複雜的內部限制,規範美國及台灣官員互動。美國政府昔日稱要安撫北京共產政權,但以後「不會再如此」。拜登團隊則稱,拜登上任後會繼續支持「符合台灣人民意願與最佳利益的兩岸議題和平解決方案」。美國防部前官員兼學者卜大年(Dan Blumenthal)認為,此舉讓拜登在應對中國上站在更有力的位置。
「對台交往準則」是機密文件,據稱條文極多,但核心圍繞在「一中政策」,內容細節如禁止台灣正副總統及其他高官訪問白宮,禁止台駐美代表進入美國國務卿處所,以及禁止雙橡園懸掛中華民國國旗等。以往礙於該「準則」及不成文限制,台與美沒有對等外交,如台灣總統不能拜訪美國總統及一眾內閣成員,「過境」美國只能逗留24小時,亦不能到華盛頓;台駐美代表不得進入國務院,只能在酒店咖啡廳與美高級官員見面等。2015年元旦,台駐美代表在雙橡園升旗,更一度陷入嚴重外交風波。近年台美關係極佳,台灣屢次打破「準則」。現時撤銷限制後,只要美政治上許可,台灣高層理論上能公然訪美,甚至能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背景,在白宮與美國高層見記者。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去年上任前曾訪問白宮,與特朗普及一眾高層聚餐,他昨稱:「台灣是一個國家及可靠的拍檔,我們值得獲美國如此對待,台灣與美國及其他國家關係正常化是台灣的願望,也是台灣人最佳的利益。」台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指,今次讓台美之間能夠順利推展政治、經濟、安全等各領域的合作。今次撤限後,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的外交空間將大增,她形容:「數十年的歧視終於解除,是台美雙邊關係的重大進展。我會珍惜每一個機會」。
截至昨晚,中國外交部仍未有回應,但《環時》警告蓬佩奧若在任期結束前訪台,「屆時解放軍戰機將在第一時間飛臨台灣上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宣示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如果台美方面膽敢做出過激反應,就很可能觸發戰爭,我們將向配合蓬佩奧表演最後瘋狂的台灣當局,作根本性的懲罰。」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