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數碼金魚缸】「當情況極為艱難的時候,女性往往被召喚來收拾殘局。」歐洲央行女總裁拉加德這樣說過。在今趟疫情中,不少女元首的防控疫情能力叫人刮目相看,反而多位標榜強勢領導的「雄」辯政客則難逃防疫不力的指控。雖然如此,在商業世界裏,女性高管的比例仍然偏低,尤其在主導上市公司最高決策的董事局內。納斯達克交易所最近建議,所有在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須有至少一名女董事,否則將面對除牌的風險,更引研究指性別更平衡的公司,業績表現及企業管治均更佳,這說法引起我的好奇。
納斯達克交易所的提議,雖然尚待美國證監會批准,但外界估計很大機會通過,屆時上市公司未能達標便要有合理解釋。一旦當地其他交易所跟隨,便可能成為趨勢。其實除了交易所之外,投資銀行高盛去年初時亦表示,不會為沒有女性或少數族裔出任董事的公司保薦上市。
為何交易所要蹚這趟渾水,強制公司加入女性董事?一來固然是因為董事局中兩性太失衡,美國財富500公司只有27%董事為女性,7%行政總裁是女性,在紐交所兩百年歷史中,由女性創辦並成功上市的公司,更只有20家。在企業的頂峯,女士遠遠沒有半邊天的位置。
同時,近年開始有研究指,性別較平衡的董事局,能提升財務表現及企業管治,減少做數及欺詐的出現,而且在決策時加入女性角度,有助多元思考及擴闊想象空間,利好創新及避免狹隘的圍爐思維。美國銀行此前的研究,指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中,男女比例更平衡的董事局,股本回報率較高,股價亦較穩定。大摩指數亦有研究指,有至少三個女董事的董事局,股本回報及每股盈利表現均較佳。史丹福商學院及香港科大的學者亦曾發表論文,指上市公司公佈較預期佳的男女僱員比例,有助刺激短期股價。
講到這樣神奇,難道可以自成投資策略?我嘗試撰寫Python程式,分析港股是否有這現象。要取得香港上市公司的男女分佈數據,股壇長毛的webb-site是不二之選,加上其程式友善的設計,只需編碼寥寥數行,便可以取得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男女比例資料。
原來香港上市公司的男女失衡程度,更甚於美國,現時上市公司董事局中只有14.6%董事為女性,即六個男董事才有一個女董事,在獨立非執董中的比例更低,只有12%。雖然近年的趨勢一路遞增,但速度頗慢,十年時間才上升4個百分點。
若以行業來說,以媒體股擁有最高比例的女董事,如中國國家文化產業(745)的五人董事局,便罕有地只有一名男董事,另一網媒股HYPEBEAST(150)女董事亦佔六成。而男女最失衡的是電訊服務股,16隻股份中竟有7家是全男班,如中移動(941)及中信國際電訊(1883)的董事局,就算是電訊盈科(008),15名董事中亦只有兩名女性,其他行業如工業、運輸,男性主導自然是意料中事,較特別的反而是紡織、服裝及配飾股,當中不少是賺女人錢的公司,但在132隻同業股份中,竟然有45家的董事局是全男班,包括I.T.(999)、Bossini(592)及米蘭站(1150),難道他們都最懂女人心?
可是要說到提升女董事比例有助業績以至回報,證據就不是那麼明顯,譬如銀行股是較多女董事的行業,恒生銀行(011)更宣佈即將迎來香港史上首位銀行女董事長,而恒生、滙豐(005)及渣打(2888)均有五位女董事,數目已冠絕全港上市公司,那麼是否女董事比例越高,回報越好?我以銀行股的女董事比例,與相關股價的歷史複式增長來作線性回歸,發現輕微的負相關關係,即女董事比例越高,股價複式增長微跌。
不過,對電訊服務股來說,又似乎說得通,儘管全男班的中移動,其實不比女董事逾兩成的和電香港(215)回報遜色,所以不排除是因為女董事佔比高的公司樣本較少,易受個別例子所主導。
影響一隻股份的因素數之不盡,相對而言男女董事比例是否一個主要因素,我會存疑。當然,以上分析若要嚴謹,必須把其他因素控制在內,除了相同行業,可能亦要以類近市值、業務性質、風險等作比較,方能更中肯評價這一因素的具體影響。
尼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