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闊稅基提出20年未實行

擴闊稅基提出20年未實行

【本報訊】政府早於20年前提出擴闊稅基,但從未推行,中間經歷多個經濟循環,到去年初陳茂波指不排除開徵消費稅,惟一樣未聞樓梯響,結果錯失於經濟稍好時加稅的機會。

一面倒反對 06年撤回

擴闊稅基議題過去時有提及,但多年來一直未能平衡社會不同團體的利益,以成功推出改革政策。政府2001年推出《擴闊稅基改善稅制》諮詢文件,提出開徵資產收益稅、利息稅、股息稅、消費稅等;2006年時任財爺唐英年展開公眾諮詢,在商界及市民一片反對聲下撤回方案,反對意見主要為影響業界利益。2003年政府亦曾討論開徵邊境建設稅,對出入境車輛收費,同樣不了了之。

去年3月陳茂波指不排除開徵消費稅,本港學者及稅務專家均認同,指有逾160個國家設消費稅,屬穩定稅種,理應一早推行,惟最後未見落實。今年疫症襲港,政府再擱置主要向地產商徵收的物業空置稅。

現時政府於經濟環境最惡劣之時重彈舊調,香港稅務學會主席吳錦華認為,加稅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市道好加稅,會被批評收入已夠多,何以加稅;市道差加稅,又會遭批評仲要加稅?其實係兩難」。他指政府要有一個好的理由說服市民,同時要諮詢及說服市民,如同2009年加徵的膠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