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接二連三出現確診個案,各地大為緊張,像浙江省已經將境外來客的隔離日期由十四天增加到「14+7+7」,14天是集中隔離,加7天居家隔離,然後再加7天日常健康監測。如果有個境外之人想去浙江走走,要二十八天之後才可以真正自由。
其他省市也都跟進,為了表示事態嚴重認真對待,都以「進入戰時狀態」來宣佈措施,於是一時間「河北全省進入戰時狀態」、「瀋陽進入戰時狀態」、「張家口涿縣進入戰時狀態」、「北京順義進入戰時狀態」、「邢台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國網湖南電力進入戰時狀態」——諸如此類,都成了報紙標題。網上也一片轉載,有網友調侃,說看得以為蘇聯人入侵中國了。
由此可見官員和傳媒的語言越來越空洞貧乏,一人用「進入戰時狀態」,人人用「進入戰時狀態」,好像除了這一句,沒有其他的語言文字可以形容了。半個多世紀沒打過仗了,誰知道這「戰時狀態」是什麼標準?反倒是民間的語言生動得多,比如一些鄉下地方為了警告村民守規矩,不許亂說亂動,都在村口扯起了橫幅,上書十個大字「出村打斷腿,嘴犟打掉牙!」氣勢凌厲,比不清不楚的「戰時狀態」具體到位得多,跟前些年農村搞計劃生育的口號「打出來!墮出來!流出來!就是不能生下來!」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才是我們生動的民族語言,令人一看心驚,再看腳軟,就不敢亂說亂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