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生命●沉悶致「轉移性攻擊」 狂咬貓奴 4招降伏惡主子

寵愛生命●沉悶致「轉移性攻擊」 狂咬貓奴 
4招降伏惡主子

當兩隻貓咪扭打作一團的時候,究竟牠們是在玩耍還是在打架?相信這是不少貓奴的疑問。若屬攻擊行為,主人又應該如何鎮定惡貓,又避免自己受傷?

貓奴Karen飼養了兩隻貓咪Bubu和小吉,小吉經常以利爪尖牙攻擊主人及Bubu。Karen及家人身上,都有不少小吉「行兇」的痕迹。「有一次小吉抓到媽媽的眼角,由於之前沒有時間為牠剪指甲,媽媽流了很多血,只差少許便傷到眼角膜。」

Karen不知道小吉的行為是出於貪玩還是惡意攻擊,亦不知道如何處理,最初只好跟小吉保持距離,又或者把被咬的Bubu抱離現場。「後來我們發覺小吉咬人前總會有些『訊號』,例如是飛機耳、甩尾巴、瞪着你。當牠好像要出手的時候,我們就會跟牠說『不可以』,並用抱枕遮住牠的視線。」若最後還是無法控制小吉的情緒,Karen就會和家人合力把牠困進籠裏,希望牠冷靜下來。

Karen家中養了兩隻雄貓,分別是5歲的小吉(左)和6歲的Bubu,當牠們扭成一團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在玩耍還是在打架。

貓主Karen(左)及貓行為治療師Briganne Carter。

困籠蓋毛氈 幽閉空間免刺激

我們找來貓行為治療師Briganne Carter(擁有Certified Advanced Feline Training Professional及Certified Cat Behaviorist資格)上門觀察,發現小吉的行為並非單純出於貪玩,「當我觀察貓咪的時候,尤其是有攻擊行為的貓咪,我會留意牠們的身體語言。我看見小吉在低吼和壓低身體潛近,牠的身體語言告訴我,牠是一隻具有攻擊性的貓咪。」 Briganne認同可以困籠處理,不過需要注意執行的方法,「小吉雖被困在籠裏,但仍然有大量的精力。尤其是貓籠的設計並非密閉,牠仍然可以看見周圍發生的事情,對牠造成刺激。」若要困籠,Briganne提議可在籠外蓋上毛氈,「你需要令空間變得黑暗和安靜,把外間的刺激完全隔絕。」她又建議當兩隻貓咪打鬥激烈的時候,可以用浴巾或小毛氈蓋在貓咪的頭上,同樣可以讓牠們暫時冷靜下來,讓貓主有足夠時間可以把貓咪分開。

Briganne解釋,小吉的行為問題在醫學上稱為「轉移性攻擊」。簡單來說,就是貓咪覺得日常生活太沉悶了,建議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跟小吉玩15分鐘。「很多人以為貓咪是夜行動物,其實牠們是晨昏性動物,即是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最活躍,在這些時候跟牠們玩耍就正好把牠們的精力消耗掉。」別以為跟貓咪玩耍很簡單,要貓咪真正玩得投入也有小技巧。貓咪容易對寬敞而沒有遮掩物的空間感到不安,主人可手持逗貓棒沿着家具或物件的邊緣擺動,令貓咪更安心地出來抓獵物;此外,貓咪亦對獵物的聲音十分敏感,亦會感受地面的震動來估算獵物的動向,用逗貓棒的棍子部份敲打物件或地板,便可大大增強玩樂趣味性。

小吉甫見陌生人,就壓低身體潛近並發出低吼。

Karen在家中有時要縮起雙腿,避開小吉的攻擊。

一星期訓練 小打小鬧不見血

除了用玩具消耗小吉多餘的精力,Briganne亦建議可增加屋內的走動空間,減少兩隻貓咪正面衝突的機會。「我經常告訴貓主加設層架之類的東西,不過我知道這不易處理。其實即使是細小的空間,只要可以讓牠們跳上去就可以有相同的效果。」此外,主人亦可在兩隻貓咪共處時,為牠們製造美好的回憶,從而改善關係。「你可以用一些很特別,或牠們喜歡的零食,同時餵飼牠們。我還會建議你在自己的床上餵牠們,因為這樣同時可以加強人和貓咪的聯繫。」

經過一星期的訓練,Karen表示小吉已經開始減少咬人的情況。「我現在會在固定時間跟牠玩耍,牠大概在15分鐘後便會用盡所有精力。」雖然攻擊行為並非完全消失,但已經變成是小打小鬧,Karen笑言身上的傷痕已明顯減少。

被小吉抓或咬至流血,是日常。

經過一星期的訓練後,小吉咬人的情況已大有改善。

馴貓招式

1.向高空發展:清走櫃頂過多物品並刻意堆成梯級模樣,方便貓咪跳到高處。

2.床上餵零食:同時餵兩貓,可增強人與貓之間的聯繫,製造美好回憶。

3.貓籠蓋毛氈:如決定把貓咪困籠,可在籠外蓋上毛氈,隔絕外間刺激。

4.長形逗貓棒:纖長的逗貓棒可令貓咪減少留意主人雙手,專心捕獵,消耗精力。

記者:黃藹婷

攝影:洪輝進、鄧欣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