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球股市繼續報捷開派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資股逐一制裁,雖則紐交所一度將三大中資電訊股ADR退市決定擱置,最終仍是焗住執行,連帶各大指數公司亦要剔走「制裁股」明哲保身,美資窩輪商亦被迫提早將受影響股的相關產品「退市」。
美國制裁,理論上基金都焗住掟貨,但「國家隊」卻適時出現,令港股正式進入「維穩市」階段。外資大行普遍將今年恒指目標定三萬點樓上,原因不外乎估值低、舊經濟股翻身;但依照今年初北水瘋狂程度,中共明顯與美國對着幹,今年不是牛市,亦不是熊市,而是「維穩市」。
一方面中概股回歸潮會加快,另一方面被制裁的央企,繼續有老母「撐住」;一隻「廢老股」中移動(941),上周五單日獲大媽護盤,北水淨流入逾百億元。當然,所謂大媽,說穿了就是國家隊始有如此實力。
北水如何厲害,可以望望附表。去年1月至12月,日均港股通南下買入及沽出港股的成交,介乎164億元至361億元,而今年首個星期,日均數字達到569億元。大媽南下掃貨,一般快上快落,去年北水日均淨流入13億元至63億元,而今年首個星期,淨流入是131億元;願意掃貨之餘,不介意坐貨,與其說大媽突然發現港股真心抵買,我更傾向相信是政治任務。
美國制裁的,國家隊就要去買、去接,不理質素,只跟指示。這也解釋過去一周,北水最活躍名單,出現中移動、聯通(762)、中電信(728)的稀客;而只能生產低端晶片的中芯(981),在壞消息下,於北水狂注下,股價成交離奇急彈,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缸中友大抵心領神會。
北水維穩市,去年7月已似曾相識。去年4月至6月,港股通日均淨流入只有10餘億元,7月份港版國安法正式實施時,北水日均淨流入突飆升至41億元,北水日均買賣成交亦急增近倍至361億元。
香港股市,說白點,沒有基本因素,只有中國因素。中美相爭,美國制裁中資股checklist越多,港股越難大跌。
不是鼓勵大家買港股,只是目前整體現金流向,卻是跟住黨走。政治搜捕越荒謬、國際迴響越大,港股諷刺地卻會越升越穩。經濟與股市可以脫鈎,政治與股市卻緊緊相扣。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