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壇話當年》首次與球迷見面,邀得前香港足球先生、港隊守門員范俊業受訪。回到2003年經歷沙士後,他先對有謝拉特的利物浦,再挑戰「銀河艦隊」皇家馬德里的經典外隊表演賽,這位上一代鋼門回想對皇馬,全因受客軍的星級陣容而受注視,論印象最深刻,未必及2004年在世盃外作客廣州對中國成功「逞強」。
記者/攝影:曾雁平
香港受武漢肺炎蹂躪近一年後,勾起市民於2003年經歷沙士的悲慘回憶,當年政府為重振受重創的經濟、聲譽及民生,出資辦維港巨星匯,足球則邀請利物浦及皇馬於暑期先後訪港,兩場賽事悉數爆滿。雖然紅軍當年強陣對香港隊,但論風頭確實不及當年採「一年一星」、隊內有朗拿度、施丹、費高、卡路士、魯爾及碧咸的「六條A」,加上星級守門員卡斯拿斯、麥馬拿文、古迪及沙加度等的皇馬吸引,當晚星光熠熠的皇馬對由郝海東、張恩華、李堯及安琦等六名中國隊球員領軍的中港聯更是全城焦點。
皇馬在全場爆滿的40,000名球迷前有朗拿度梅開二度,加上費高及魯爾的入球,半場以4:2領先有王鵬及李堯先後射破卡斯拿斯十指關的中港聯。已故港隊教練黎新祥於下半場陸續換入多名港隊球員,並以范俊業入替安琦把守最一關,當球迷以為續演入球騷,但中港聯下半場卻力保不失,賽後獲「大哨」讚許。范俊業指沙士後對皇馬的表演賽,轉眼已十幾年:「大家對這場比賽很難忘是因為皇馬,有機會與喜愛的球員施丹、朗拿度及碧咸同場,是很難得的機會。以表現而論,其實自己踢出來的水平與平日差不多,那刻因全港也留意這場賽事,所以有比較大的迴響。」
范俊業是體院足球部精英青年球員,出道初期浮浮沉沉,在本地球市冰河時期,在2001年轉投愉園才真正冒起。2003年起便一直是港隊首席門將,翌年代表香港在世盃外作客中國,當時科威特與中國同分,爭一個出線席位,煞科戰科威特以6:1擊敗馬來西亞,如其後出賽的中國能以8:0勝出,便能以較佳得球取得首名,可是,范俊業當時救出鄭智的12碼,中國以7:0取勝,但就因一個得球之差無緣出線。賽後,有報章以「范俊業逞強」為標題,指其破壞中國隊晉級之好事,事件被廣泛討論,不少人為范抱不平。
「好記得當天在廣州天河體育場對中國,賽前已好多傳媒找我,賽前又代表球隊出席記者會,起初一星期是有壓力,之後沒有再想太多,首要做回自己,並想起師兄或教練說,『當遇到有高低之分,守門員輸1、2球,希望不失第三球,盡力減少失球』,當時只是盡力,問心無愧便可以。」范說。
中國飲恨未能出線,賽後天河體育館外有大量球迷聚集,范回想港隊賽後兩小時才成功離開球場,返回酒店後碰到中國隊守門員劉雲飛,並與他寒暄,范說:「他有問我為何不到中超效力,其實當時已有經紀聯絡,與斟介中的中超球會已談好加盟條件,可是哥哥突然去世,因媽媽及太太很傷心,儘管合約已到手,只是未簽,最後還是決定留港,與家人度過難關。球員目標是外闖,最終未有成事,難過在所難免,因外闖不是為自己,是想見識多點,可惜未能如願。縱球員時代未能圓外闖夢,但仍希望在教練崗位上可以到外地發展。」
問到球員生涯代表作,范很肯定的說是2006年亞盃外主場0:0賽和烏茲別克,他指港隊當時大部份時間受壓,但客隊始終未能攻破其十指關:「港隊先在8月作客逼和有基輔戴拿模星級前鋒沙斯基克的烏茲別克2:2,保住一絲出線機會,一個月後主場再挑戰烏茲別克,整個過程很深刻,因仍有機會爭出線,吸引到近8,000球迷入場,當時差不多全華班出戰,但整體能力不俗,上一代球員紀律、意志、技術及控球較佳,根基比較好,可能與大部份球員出身自體院,長時間合作,所以當時對亞洲一線隊,發揮得好有一戰之力。」
港隊最終以2勝2和2負,以小組第三名完成該屆外圍賽,可惜港隊在該屆亞盃外後表現下滑,范教練指很多亞洲國家的訓練已很專業,像卡塔爾能贏亞洲盃,其實是投放好多資源,單是一隊青年隊經費已是2,000萬港元,香港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