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蒐證馬虎 漏片、無撿矮牆樣本

警蒐證馬虎 漏片、無撿矮牆樣本

【本報訊】梓樂離奇墮樓重傷,社會一直關注其墮樓原因,包括案發前現場有否出現可疑人士,而停車場閉路電視有否拍到任何端倪。惟死因聆訊期間,揭發警方沒撿取涉事三樓矮牆的物質,亦沒嘗試套取附近防火門上的指模。死因裁判官高偉雄更發現,警方聲稱拍不到停車場狀況的廣明苑閉路電視鏡頭,拍到疑是梓樂墮樓的黑影,下令重新翻看所有片段,令警方一度要「補鑊」蒐證。

專家指校正片段時間不準

負責索取閉路電視片段的警員魏冠傑原本供稱,涉案停車場對面廣明苑鏡頭,拍不到停車場外圍情況。但事隔一日後,高官午休時翻看廣明苑片段,發現疑似梓樂黑影墮下的關鍵片段,下令警方全面翻看,確保調查齊全及準確。

同日傍晚,警方再到廣明苑蒐證,向屋苑管理處查詢一支設於廣昌閣外牆的鏡頭。現場消息指,該鏡頭向停車場出入口方向拍攝,片段早被警方撿取。 鑑證科警員袁志雄供稱,於案發後一天回現場套取指模,但現場牆壁凹凸不平兼佈滿塵垢,即使用了敏感度高的指模粉,仍完全無發現。研訊主任問,既然現場佈滿塵垢,他在現場有否試過按下牆身後能否留下掌紋?袁稱沒有。

此外,袁指不確定梓樂最後身處位置,停車場三樓亦無血迹,故現場不適宜採集DNA。他又承認,當日沒關注梓樂疑墮樓處旁的防煙門,故沒嘗試套指模。

政府高級化驗師鄭郁棋則透露,雖然他撿取了梓樂身上的物質樣本,但案發後警方沒立即撿取矮牆物質樣本,故無法藉校對判斷梓樂墮樓前有否接觸矮牆。

鄭又指警方校對的尚德天橋及停車場閉路電視片段不準確,警方稱有關片段與實時相差37秒,比實際時間相差了13秒。鄭指警員做法不足,更明言「如果係我校正會做得好啲」,因為他會利用天文台時間作同步對比,並拍照記錄時差,但相信警員或僅透過目測校正。

基於死因研訊的建議是針對導致死亡的情況,裁判官高偉雄前日特別提到,陪審團就建議不可以涉及警方事後調查不足,有關調查不足的問題須留待法庭容後探討跟進。高官昨日特別感謝警方案件主管及兩名主力調查的警員,指本案有大量前期準備工作,三位警員經常在聆訊後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