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安法產生的歹毒寒流,把有理想有夢想的香港人趕入監獄、趕出家園。香港護士協會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有移民意向,其中逾九成受訪者因政治社會因素萌生去意。護協擔心移民潮導致本港專業護理人手流失,影響公營醫療服務。
護協去年11月16日至30日,以問卷方式訪問會員,收回684份實體及網上問卷,調查受訪者的移民意向。受訪者包括註冊護士、護士長及登記護士等不同職級,65.1%受聘醫管局、12.6%受聘於私家醫院,逾六成年資達10年或以上。
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者有移民意向,正辦理移民手續的受訪者佔整體受訪者9.9%,正在考慮移民的則佔43.9%。不同職級、年資及工作機構的受訪者移民意欲有所不同,註冊護士、年資達五年至10年,以及於醫管局工作的受訪者,移民意欲最高。正在辦理移民手續的受訪者中,逾八成表示兩年內完成手續及正式離港。
有意欲移民的受訪者中,有91.3%人表示政治社會因素是考慮移民的原因,其次則為改善居住環境及改善子女教育,分別有46.7%及43.5%。受訪者選擇移民國家時,首三項重要因素為當地言論和新聞自由、當地司法制度及當地治安;最多人考慮移民至英國、澳洲或加拿大,其次為台灣、美國及新加坡。
有受訪者在調查中表示,政府利用公權力任意取消不同意見的專業人士註冊,為社會帶來寒蟬效應,亦有人認為政府拒絕所有反對聲音及意見,令人心灰。更有受訪者明言,政府對醫護界的打壓、清算醫護的行為,是港人移民的主因,不希望下一代生活於這個政治環境。
護協主席源志敏表示,移民是近來護理界的熱門話題,調查反映護士移民意欲高,當中年資五年至十年、及於醫管局工作的護士移民意欲最高,反映本港將會失去一部份具經驗的護士,公營醫療運作很可能受到影響。護士工作環境差劣亦會令護士移民意欲增加,政府應改善醫院工作環境,包括聘請足夠人手。
不過,對於調查顯示護士移民的最主要原因是本港政治環境,源志敏認同,政治問題並非透過護理專業可解決,承認若護士因政治因素而離港「都冇辦法」,改善工作環境也無法挽留這一批人才,只能透過增加護理系學額及專科訓練,補充流失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