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力推青年另類「送中」。施政報告提出斥資逾四億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指,政府今會公佈細節,料參與的年輕人最快今年4月投入工作。有職工盟幹事認為,港青對內地普遍反感,政府硬推計劃是未有正視現實,形容計劃屬「擦鞋工具」。
羅致光昨在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上指,今日將公佈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細節,透露計劃會提供2,000個職位,每個職位月薪最低為1.8萬元,政府會劃一為企業提供每個職位一萬元津貼,2019至2021年畢業的大學生均可申請,相信有關薪金水平具足夠吸引力。
被問及疫情加上兩地仍未通關情況下,當局有否信心具足夠企業參與,羅指政府曾與不同企業接觸,反應良好,有信心名額可全數用盡,其中創科職位料佔700個,其餘名額並無指定工種,本港青年最快可於今年4月開工,若計劃反應熱烈,不排除增加名額。
職工盟統籌幹事王宇來對計劃成效以至參與反應均存疑,引述最近有調查指青年對政府不信任程度高,認為青年普遍對中國就業不抱期望,惟政府仍硬推計劃,「好似喺肥皂泡生存緊,完全係虛幻狀態底下」。質疑計劃屬「政府擦鞋工具」,多於實質幫助青年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