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不應有人出錢始保育

建築師:不應有人出錢始保育

【本報訊】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內的古羅馬式石柱結構惹起全城關注,日後如何保育至今未有定案。香港建築師學會蔡宏興認為應保留其完整性,政府須付出足夠資源,「唔應該有人出錢先保」。

專家倡公眾參與活化

香港建築師學會昨舉辦歷史建築保育論壇。新任會長蔡宏興提到,復修應保留配水庫完整性,如已拆卸的四條石柱已屬歷史變遷一部份,毋須再重建,可藉此以史為鑑。蔡指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參與者要自負盈虧,故活化時必定涉及商業元素。他認為社會要取捨,政府應付出足夠資源保育值得保留的建築,「睇自己重視啲咩,如重視承傳,社會應放資源落去,唔應該有人出錢先保,無人出錢就唔保」。

前古諮會成員林中偉認為保育歷史建築應以系統性、按不同年代去審視;政府亦應與民間合作,成立歷史建築資料庫,「18區每區做一個資料庫,作為城市規劃嘅資料。」

另一講者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助理教授余家聲亦稱,保育歷史建築時應盡量增加公眾參與度,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推出至今,公眾參與度低,申請活化建築的團體有一定服務對象,故建築物活化後仍未必切合附近市民需要;過去所謂公眾參與多流於提供意見,最終決定權仍在政府手中。

就主教山長遠應如何保育,余認為現時決定方案言之尚早,應多了解該處歷史及深水埗居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