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化驗所專家鄭郁棋早前推斷,因停車場二樓及三樓矮牆的設計相似,估計死者周梓樂誤以為三樓矮牆外有行人通道而非凌空,繼而跳高跨越矮牆,失足墮樓。死因裁判官高偉雄昨引導陪審團時明言,上述推論基於間接證據,屬「推論加上推論」,着陪審團自行考慮其參考價值,再決定是否接納。
另外,早前結案陳詞時,家屬一方質疑專家意見是基於警方調查所得資料,要求陪審團考慮材料是否完整。高官昨特意講解死因庭尋求專家意見的程序,稱有提名過程尋找及選定獨立的專家,其後專家會自行基於案件材料撰寫報告。死者家屬以及與案件有利害關係的各方,都可以向法庭提交自己的專家報告,及要求傳召自己尋找的專家作供。
高官解釋,不是由死因庭「揀擇」特定專家提交意見,而專家本身亦須遵守其範疇的專業操守及獨立性。他稱案中證據「差不多全部材料都會畀晒」專家考慮,專家接觸到的材料與陪審員所見的「冇多冇少」。
高官強調死因庭調查一向是由警方跟進,聆訊不會要求專家抱有既定立場,專家收到的材料沒經篩選。若對專家專業性有質疑,應向專家當面提出,認為事後在陳詞階段才批評專家意見不持平,「唔係好合適嘅指控」。
不過高官亦強調,以專家身份作出的證供,並非必定比其他證人證供更有份量,「專家同你哋都差唔多,佢哋都係做推論㗎咋」。他稱陪審團有權不依賴專家說法,若他們接納的證據基礎與專家不同,可以作出不同結論,毋須一定相信專家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