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部隊追蹤 調配縮99% 未有方案跟進兩層接觸者

紀律部隊追蹤 調配縮99% 
未有方案跟進兩層接觸者

【武肺第四波】

【本報訊】爆疫至今逾一年,衞生署屢被批評追蹤密切接觸者不力,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建議動員一萬名紀律部隊人員協助追蹤。衞署在專家催促多月後,終決定下周一起在啟德社區會堂設追蹤指揮中心,惟協助追蹤的紀律部隊人數僅約100人,主要負責電話追蹤工作。有專家認為疫情如牽涉非法活動、大型群組或輸入個案,「200人都未必夠用」。

張竹君昨於疫情記者會上表示,該100名紀律部隊人員來自警隊、入境處及海關,負責追蹤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衞生署會向他們提供培訓。醫護人員會在中心駐守,處理醫學問題及發出檢疫令等。她希望紀律部隊有較高級人士擔任該中心的總指揮,署方會提供支援及跟進。

張又說,相關紀律部隊人員主要以電話追蹤密切接觸者,找不到當事人或電話無法聯絡才會考慮上門,但暫沒有考慮為每名密切接觸者上門派樽做檢測。至於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她指暫未有方案,現時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一般已建議做檢測及留意身體狀況。

記者多次追問袁國勇建議動員一萬名紀律部隊人員助追蹤,惟現時署方只動員100人,兩者相差甚遠,張竹君無直接回應,「人員數目會視乎個案增加或減少,會有所調整」。消息稱當局稍後會「加碼」至200人,加強追蹤確診者工作場所的同事及家人。

被問到為何疫情緩和才加強追蹤工作,當局是否後知後覺,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回應稱,政府不斷檢視有何空間改善追蹤工作,認為現時招募人手追蹤是適當時候,「因為現時開始進行訓練,將來萬一疫情反彈,追蹤工作可以有更多人幫手。」

■追蹤指揮中心將設於啟德社區會堂。

梁子超倡重複檢測防走漏

呼吸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如果確診個案牽涉非法活動、大型群組或輸入個案,「200人都未必夠用,覺得有好高風險嘅情況,我哋唔應該只停留喺家庭同工作場所,連佢(確診者)住嘅地方、坐過嘅的士,去過邊度飲食嘅場所、其他地方,我哋可能用篩檢,將變種病毒傳播鏈斬斷」。他認為人手不足下,衞生署應先擴大密切接觸者的定義及重複檢測,甚至測試抗體,以防走漏密切接觸者;若認為密切接觸者有可能已在社區傳播,才追蹤多一層密切接觸者。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早在電台節目表示,一旦遇上類似歌舞群組的大型爆發,需要動員更多人追蹤,否則追蹤工作會滯後,建議政府派員到內地視察,參考內地大型追蹤工作流程及經驗,讓本港更貼地防疫,挽回市民對政府抗疫表現的信心。入境處及海關回應查詢時均稱,有派員參與協助追蹤密切接觸者等的工作,部門會靈活調配人手全力配合政府抗疫。

■衞生署屢被批評追蹤密切接觸者不力,以致社區傳播鏈仍未截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