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逾一年最低價 嵐山銀主盤300萬沽

開放式逾一年最低價 
嵐山銀主盤300萬沽

【本報訊】受疫情影響,二手蝕讓及減價個案湧現,納米樓成重災區,銀主盤亦劈價求售。曾為新界區「納米樓王」的大埔嵐山,屋苑首間銀主盤幾經波折下,最終以300萬元易手,創屋苑同類貨逾一年低位。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嵐山7座中層A室,實用180方呎,開放式間隔,上月以300萬元轉手,呎價16,677元,成交價創屋苑開放式戶逾一年新低。原業主於2015年斥189.5萬元向長實(1113)一手買入,曾向財務公司承造二按,借貸70萬元,最終成為屋苑第一間銀主盤﹔單位於去年6月原以350萬元賣出,但於兩個月後取消交易。

高峯期造價近400萬

事實上,本港樓市經歷政治事件及肺炎疫情衝擊, 加上政府放寬首置按揭成數(俗稱林鄭PLAN)後,市場資金不再局限400萬元內細價樓,對納米樓造成打擊。以上述銀主盤為例,今次重售價比去年跌價50萬元或14%。

2018年樓市最瘋癲時期,嵐山開放式造價高見近400萬元,呎價高達2.2萬元,一度貴絕新界上車盤。該嵐山納米樓王為3座高層H室,實用179方呎,2018年以397萬元賣出,呎價22,179元。據滙豐網上估價資料,該樓王最新估價326萬元,較兩年前成交價低約18%,假設業主當年借盡九成按揭上會,恐已淪為負資產。

納米樓區區有蝕讓。位於佐敦上海街的單幢盤AVA 62,一伙中層A室開放式單位,實用253方呎,剛以520萬元售出,呎價20,553元。原業主2015年以515.8萬元購入,持貨六年升值不足1%,明賺實蝕。

天鑽「移民盤」蝕98萬

本港再掀賣樓移民潮,甚至出現蝕讓。美聯楊浩然表示,去年入伙的大埔天鑽錄得首宗二手成交,為1座低層G室,實用583方呎,三房間隔,業主於2019年11月以823.8萬元一手買入,因打算移民賣樓,去年10月放盤,原本叫價960萬元,上月尾才正式向發展商收樓,至今收樓約一星期,亦未曾入住單位,急於出貨下,最後勁劈百萬至850萬元包額外印花稅(SSD)終賣出,呎價14,580元,若計及樓價10% SSD即85萬元,賬面已蝕近60萬元,連釐印費及出貨佣金,估計業主實際蝕約98萬元。

中原歐偉基補充,天鑽目前已有超過120個單位放租,租賃成交約10宗,平均呎租約31元。屋苑本月暫錄得約5宗成交,最平為8座低層J室一房戶,實用面積373方呎,月租1.15萬元,呎租30元。單位於去年以492萬元購入,租金回報率2.8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