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鄉郊非法填土、傾倒廢料情況嚴重,但政府部門執法不力。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過去三年政府從不同渠道共接獲42宗涉及在南大嶼及南大嶼「海岸保護區」地帶填土或傾倒廢料的舉報個案。可持續大嶼辦事處正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採取措施從源頭應對大嶼山的填土及傾倒廢料問題,包括環保署已先後在南大嶼山共六個曾發現非法棄置廢物的地點或其主要出入通道,安裝監察攝錄系統等。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指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自2017年成立以來,已推動各項短中長期發展和保育大嶼山的建議。為加強保護大嶼山「海岸保護區」地帶等具生態價值的地區,辦事處一直與相關政府部門聯手,管制大嶼山的填土及傾倒廢料活動。黃稱過去三年政府從不同渠道共接獲42宗涉及在南大嶼,以及南大嶼「海岸保護區」地帶填土或傾倒廢料的舉報個案。
他又透露,2018年《施政報告》已提出檢討相關法例及釐訂更有效措施,管制於大嶼山的高生態價值地區進行填土、傾倒廢料及相關破壞環境的發展活動,發展局會計劃今年內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至於被外界指是官商勾結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黃偉綸稱,土地共享辦事處成立至今未收到正式申請,但收到不少查詢,並與潛在申請者進行前期交流,闡述先導計劃的要求和程序。他指約10個查詢項目和前期交流涉及具備初步發展建議,這些潛在項目來自不同規模的發展商,地點以新界為主,按發展商建議,個別項目大概有千多至幾千個單位不等。他強調,在收到申請後,土地共享辦事處會在網上公開申請資料,希望今年提交首個申請予顧問小組考慮,隨後供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審批,以早日落實。